连云港,一座宜居的山海之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2025-08-11 15:11:00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连云港这座山海之城
正以奋进之姿
让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
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21年的81015元提升至2024年的101641元;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1年的32295元提高至2024年的38085元;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21年的21038元提升至2024年的25387元;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2021年的1.87降到了2024年的1.76……
“十四五”期间
港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切实解决
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
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
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缩小差距增效 增收 增活力
青山绿水间,一排排整齐透亮的大棚内,绿油油的柑橘已经挂上了枝头。坐落于海州区板浦镇菜园村的橘香禾园,占地面积128亩,3栋双层温室大棚内红美人等柑橘品种已经挂果,一座集种植示范、生态采摘、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四季采摘园内生机勃勃。
近年来,该镇通过“一村一策”精准发力,试点沙沪东辛豆丹联合养殖,探索村村抱团发展新模式,全面实现了19个村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十四五”期间,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努力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赣榆,黑林蓝莓产业促进了北部山区富民增收;在东海,一颗“石头”培育出千万级直播主播;在灌云,一件主题服饰让港城服装产业乘船出海;在灌南,小龙虾、大螃蟹“爬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餐桌……通过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深化农村服务改革,壮大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港城持续巩固脱贫致富成果。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
从2021年的1.87降到了
2024年的1.76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之比
从2021年的1.69降低至
2024年的1.55
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维锦介绍,“十四五”期间,港城“6+N”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有效延伸,生猪、食用菌产业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农产品出口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获证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735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19个。
增进福祉稳基础 强设施 促发展
老旧小区蝶变成为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的美好家园;家门口小河边的游园让人们体验到生活的惬意;“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了生活品质;居家养老、普惠性民办园夯实了“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一项项民生工程竣工
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
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
为民生“加码”
为幸福“加速”
为生活“加温”
切实增进了人民群众福祉
整齐的社区食堂、公共打印室、康复中心、体检中心等应有尽有。由2个老小区和3个新小区组成,常住人口7200多人。“我们定期过来给这里的慢病患者做检查,检查他们血压、血糖情况。今天上午已经完成了十几个慢病患者相关指标检查了。”在采访中,洪门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刘玲正在给社区居民进行慢病随访。
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就是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十四五”以来,我市累计新增就业25.4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十三连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待遇水平较“十三五”末增长11.7%、49.7%。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调研员王东亮介绍,我市先后出台“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18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意见27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12条”“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9条”“促进返乡创业就业10条”“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20条”“强化人社支持举措助力特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行动计划”等一揽子政策,充分保障了就业优先战略的有力实施。
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全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7.87%,全市城乡低保保障标准统一提高至692元/人/月。全市累计开设296个基层专家工作室,组建81个联合病房、153个基层特色科室,基层机构覆盖率达80%以上。
“一老一小”工作持续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建成30个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62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06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全市共有托育机构272家,提供托位数1.83万个。新改扩建中小学116所、幼儿园81所,新增高中学位4万个,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9.5%。
精神文化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市持续擦亮“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城市品牌,先后涌现出全国重大典型13人(组)。全市万人拥有文化设施面积3946.39平方米,拥有6项国家级非遗、9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每年组织文化惠民活动500余场次,送戏下乡1万多场。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景区46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4家,202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586.26万人次。
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增强。“十四五”期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20个,惠及居民8.94万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6.6%。
一件件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
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
变成老百姓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机制办好事 做实事 强精神
一条条民生新政实施见效
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幸福生活,触手可及、清晰可见
站在新的征程上
我们必须深切地认识到
富民增收核心是
稳步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
走进东海水晶城,一串串新鲜出炉的手串被摆在柜台。00后正在成为水晶城设计、销售的主流人群。传统的珠串也变得五颜六色起来,一些精品的珠宝级水晶首饰更是被明星佩戴。传统水晶产业因为新鲜血液加入更加时尚。
富民增收关键就是通过创新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让特色优势产业
多渠道开发高质量就业岗位
当前
我市正进一步完善特色就业促进政策
助力特色新兴产业和
特色劳务品牌产业发展
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岗位
我市努力做优做强食用菌菇、海淡水产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水晶、穿戴甲、海鲜、主题服饰等特色产业,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富民增收不仅需要产业做支撑
还需要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鼓励和支持人们
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过上美好生活
为此,我市将优化服务供给,共建精神家园,厚植共同富裕文化基因。并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发展旅游演艺、低空旅游等新业态,放大承办省运会综合带动效应,办好城市足球联赛,加快推进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潜能。
站在新起点上
港城人民正接续奋斗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
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
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记者:周莹 杨子 部分图片:樊晓姝
通讯员: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