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1-7月新增外来就业人口两万人,通州湾示范区打出稳岗稳就业“组合拳”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2 15:49:00

8月17日晚7点多,通州湾示范区人力资源中心人头攒动、热闹不凡,这里是示范区组织的“苏超”第二现场,也是求职者竞相涌入的招聘会现场,16家重点企业诚意满满,拿出百余个优质岗位招揽人才。这种创新求职场景,既能感受球赛的激情,也让求职变得更加多元有趣。

“人才夜市”、“星光招聘会”及苏超“绿茵招聘会”,这个夏天,一场场招聘活动让这座滨海港城变得活力满满、人气旺盛。通州湾人力资源市场每天营业时间也延长至20:30,同时在三余镇、东安科技园设立常态化招聘服务点,打造“全天候相应、多维度覆盖”的就业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通州湾示范区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多措并举稳岗拓岗稳就业,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工厂车间热火朝天、市井街头尽是“烟火气”。据统计,今年1-7月,通州湾示范区新增外来就业人口两万人。

精准“牵线”高校企业,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走进南通星汉机械有限公司,机器轰鸣,数十台高端机床正在运行。由于业务增长需要,这家2016年落户通州示范区的母机制造企业,迎来人才招引的旺季,今年一口气招聘了三十名应届毕业大学生。

刚从南通大学毕业的连云港小伙江昱霖就是其中之一。入职一个多月,他迅速成为一名机电工程师,从事机械调试工作。说起为何选择到通州湾就业,江昱霖归因于专业对口和人才政策。两个多月前,一场校内招聘会,让他果断选择了通州湾,“公司机械设备自主创新,很能锻炼业务能力。”江昱霖坦言,通州湾的就业环境很适合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人才政策“诚意”满满,他不仅获得南通市级人才补贴,还有示范区的额外人才补贴,考虑长久地留在这里工作。

今年以来,示范区面向在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通州湾籍大学生,组织观摩示范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活动。毕业季期间,组织通才学子通州湾行、“通州湾企业校园行”等活动,辖区内重点企业赴在通高校密集开展23场校园专场招聘活动。目前已有超200名优秀毕业生陆续签约并来到示范区,南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等高校纷纷访企拓岗。

通州湾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监刘晓春介绍,示范区以活动牵引、平台支撑、服务保障,实现由“人才单方求职、企业被动招引”向“政府搭台引流、动态闭环服务”的主动服务模式转变。

随着众多产业项目纷纷在通州湾“落子”,人才需求也日益旺盛。示范区还主动对接高校负责人来区考察调研,深入重点企业洽谈合作,共同挖掘就业岗位资源,拓展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空间,为有意向来示范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等生活便利,切实降低求职成本,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就业直通车”直达企业,外来务工者留岗更留心

随着通州湾示范区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优质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巨大的用工缺口,使得通州湾成为众多求职者和务工人员的就业选择。

今年2月,示范区抢抓春节前后招工“黄金期”,开通“通州湾—汉中就业直通车”。80名陕西汉中籍务工人员乘坐直通车陆续抵达通州湾,并迅速入职综新纺织、变韵新材料、海大生物等企业。

49岁的汉中人周恒就是其中之一,坐着直通车来到通州湾的过程,让他至今历历在目。“当时广场上在举办劳务协作新春招聘会,通州湾的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喊,工作可以随便挑,还有大巴车免费送过去。”周恒说,“当时都不太相信有这么好的事,但看到汉中当地也发布了这条招聘信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了。”周恒抵达通州湾的第一晚,就享受了示范区提供的免费吃住便利,第二天坐着大巴进不同企业挑工作,没多久就敲定了一份机械装配的工作。

为了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从2023年起,示范区春节前后开通就业直通车,前往陕西、四川等地开展劳务协作招聘。一方面深入企业了解用工情况,对重点企业“一对一”动态跟踪、“点对点”贴心服务;另一方面派出工作小分队春节前就赶赴陕西、四川推进劳务协作,全面摸排返乡回流人员规模数量、就业需求等,在当地举办了“劳务协作新春招聘会”,下好精准对接“先手棋”。

“我们不仅要让务工人员来得了,还要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通州湾示范区社会管理保障局社保处处长范红霞说,为让务工人员尽快适应新环境,通州湾示范区为他们提供了三天的免费食宿,并安排“一对一”送企服务,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入职。同时,立足企业生产和发展需求,推出“送课入企”“技能夜校”等创新培训服务模式,打通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通道。

就业服务“点对点”,优化稳岗服务保障体系

7月底离职,8月初就有了“新东家”,如此顺畅的换工作,让通州湾本地人韩凌玲没有想到。此前,她是一家光伏企业的质检员,由于公司业务量下降,效益不如以前,她萌生了换工作的想法。原以为辞职后可能面临失业,韩凌玲多少有些担忧,而通州湾人力资源市场的一通电话让她豁然开朗。

“本地人都知道,上通州湾人力资源公众号,找工作一键直达。”辞职后,韩凌玲就立刻在线上平台登记,寻找新岗位。没过两天,通州湾人力资源公司就打来电话,告知她有适合的企业。韩凌玲告诉记者,平台的岗位划分很细,会把求职者信息直接推荐给企业人力资源,做到了与求职者“点对点”对接。

据统计,今年以来,通州湾示范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上利用“通州湾人力资源公众号”、网络招聘会、“直播带岗”招聘会等多种方式,实现招聘流程的数字化,精准匹配岗位和人才,线下联合社区开展宣讲会、派发宣传单,讲解发展前景、薪资福利等。

近年来,通州湾聚力打造千亿级工业新城,大项目、大企业接连落地,外来务工人员也大批涌入,提升了经济活跃度,也为港城注入了满满“烟火气”。与此同时,通州湾示范区逐步优化稳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职业技能提升-职业发展指导-生活服务保障”闭环。

完善从“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实现企业各类人才公寓优惠全覆盖。同时,推出外来务工人员“蓝湾驿站”,提供免费食宿、用工推荐、政策咨询等“一站式”就业指导服务,有效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留存率。此外,打造体育夜校、提供多样化体育培训服务、举办专场稳岗留工活动,累计吸引84家示范区企业的职工代表热情参与,构筑了示范区引工留工“强磁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吴佳笑 朱亚运 通讯员 姜东琪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