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海门以交通建设为“先手棋”,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来源: 海门发布

2025-08-23 21:35:00

近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北京路西延工程与珠江路(河海路—红海路)工程迎来重要进展,两项工程分别进入关键施工节点与通过竣工验收,既是海门区以交通建设为“先手棋”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生动实践,也为海门融入南通主城、服务民生福祉写下坚实注脚,为高质量发展持续积蓄动能。

8月21日清晨,北京路西延工程富江路至浒通河段正式启动梁板架设施工,标志着项目进入全线贯通的关键阶段。记者在现场看到,1台架桥机稳稳架设在施工点位,18名施工人员各司其职、紧张作业,或俯身检查梁板固定螺栓,或协同调试设备运行参数,机械轰鸣与人员协作的声音交织,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据了解,此次需精准架设24片梁板,预计5天内可完成全部架设任务;待梁板架设完毕后,施工方将马不停蹄推进桥面铺装、护栏安装等后续工序,确保跨浒通河段按期实现全面贯通。

作为海门区“西联”南通主城区的战略性交通项目,北京路西延工程富江路至浒通河段是整体规划的核心关键段,全长1928米,于2025年4月6日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2月30日竣工。截至目前,工程总体进度已达60%,此次梁板架设更是决定全线能否按期通车的“咽喉环节”。项目建设单位江苏海晟控股集团下属子公司——海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主动扛起责任,锚定12月31日通车硬目标,提前统筹路灯、交安等多专业协同,既严控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又高效推进建设进度。

工程建成后,不仅将大幅缩短海门与南通主城区的时空距离,更能推动海门区深度融入南通“主城一体化”发展格局,加速城市“西联”战略落地,助力构建“内畅外联、快联快通”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为产业要素跨区域流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进一步提升海门在南通主城都市区中的辐射力与承载力。

同日,珠江路(河海路—红海路)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即将正式投用。该工程由海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道路定位为城市次干路,呈南北走向,北起红海路、南至河海路,全长238.58米。虽线路不长,但却是完善区域民生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笔”,直接关系到群众出行与就医便捷度。

工程自今年2月26日开工以来,建设单位始终以“精品工程”标准推进,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与技术要求,从路基压实度控制到路面平整度打磨,每一道工序都经过层层检验。7月20日工程提前完工后,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核心指标进行全面检测,结果显示路基压实度、路面弯沉值、平整度等均优于国家标准,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水平。

道路投用后,将直接畅通群众前往中医院的交通微循环,有效缓解周边区域出行压力,切实解决居民“就医路远、出行堵”的民生痛点,不仅提升了城市交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更以“小工程”托起“大民生”,彰显了海门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建设更有温度、更具幸福感的现代化海门筑牢民生根基。

北京路西延工程的攻坚推进与珠江路民生工程的竣工投用,并非孤立的交通建设事件,而是海门区统筹“城市发展”与“民生需求”、以基础设施升级带动城市能级提升的缩影。

当前,海门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南通主城一体化的关键时期,交通建设既是“硬支撑”,也是“软实力”——前者通过打通外联通道,强化海门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节点地位;后者通过优化内循环网络,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

未来,随着更多交通项目的加速推进,海门将进一步夯实“外联内畅”的交通优势,既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又以更优质的民生服务回应群众期待,持续擦亮“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名片。

文稿统筹:肖敏冬

记者:蔡佳楠

通讯员:施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