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弘教育家精神铸校魂 兴百年文蕴育桃李 吕叔湘中学特色教育彰显育人典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6 17:17:00

百年弦歌不辍,文脉薪火相传。位于丹阳的吕叔湘中学以吕叔湘的教育思想为脉,深耕“以文化人”的育人沃土,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办学肌理,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成为彰显人文底蕴与时代精神的育人典范。

溯源教育家精神,锚定文化育人根基

吕叔湘中学


作为以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命名的学校,吕叔湘中学始终以传承与弘扬吕叔湘精神为己任。吕叔湘先生“科学救国,文化救国”的志向、求真的科学精神、能贱的处世心态,以及“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孔读书”的箴言,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源头活水。学校深挖先生的思想内核,提炼学校精神与办学理念,为文化育人筑牢精神根基。

学校精神“宏志”强调践行“宏图寄党恩 志远为国强”的誓言;落实“特别讲礼貌、特别讲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感恩,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的“六个特别”的要求。

办学理念“立定脚跟·放开眼孔”。“立定脚跟”强调坚守教育初心——在学校层面立定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教师层面坚守师德师范;在学生层面涵养德性、专注求知。“放开眼孔”则倡导开阔视野——学校办学要面向未来打造特色;教师育人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学习要突破课堂边界兼收并蓄。

构建文化体系,夯实立德树人阵地

校园一景


围绕教育家精神,学校搭建起系统化的文化框架,使“以文化人”有章可循、有境可依。

以“求真·能贱”为校训,“求真”指向探知真理、学做真人,“能贱”倡导从微处着手、担当实干,二者共同构成师生的行为标尺与精神追求。

校风“爱国·爱人”凝练吕叔湘精神品格,“爱国”彰显家国情怀,“爱人”传递人文温度,形成从个体觉醒到社会关怀的精神图谱。

教风“精·活·实”与学风“勤·敬·辨”则分别从教学与学习维度,将吕叔湘的治学态度转化为具体实践——教师精研教艺、灵活施教、务实育人;学生勤勉向学、敬重知识、慎思明辨。

校园环境亦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学校重视环境对思想品行的浸润作用。以“汉鼎”为原型的校标,上半部分寓意教育托起未来,拥抱明天;中心部分两口交叉构成眼睛图形,寓意“放开眼孔”;下半部分寓意“立定脚跟”,成为学校精神理念的视觉符号;吕叔湘楼、更始楼等楼宇命名,或致敬先贤,或传承校史;宏志路、怀文路等道路命名,串联起学校精神与育人目标。

践行特色路径,彰显教育实效

外出研学


学校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在语文教育领域,依托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践行“真本色 大视野”的理念,回归语言本体,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领域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与人文情怀。吕叔湘“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观,在此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实践:教师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习成为终身能力。

在品格培养方面,以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立定脚跟:求真青年“文心”砺品行动》为抓手,通过“文心园”等文化空间,让学生在文字魅力、文脉传承中涵养“朴、实、正”品格。“宏志班”的办学实践更是对教育家精神的生动诠释,通过宏志助学行动,引导学生践行“六个特别”的要求,让“宏志”精神成为莘莘学子的成长动力。

从环境浸润到精神引领,从课程建设到活动开展,吕叔湘中学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让“以文化人”落地生根。在这里,百年校史与吕叔湘的教育思想不再是符号,而是转化为“怀文宏志 孜孜求真”的育人成果,培养出一批批兼具家国情怀与开阔视野的新时代青年。这所百年老校正以独特的文化坚守,书写着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答卷。

通讯员 贡静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