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长三角首个!新能源装机破2000万千瓦城市诞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3 14:47:00

9月11日,随着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第二批次机组并网,盐城新能源并网规模达到2034万千瓦,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并网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的城市,标志着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绿色转型步伐正不断加快。

盐城海上风电集群图


盐城滨海H2海上风电

得天独厚 绿电崛起

盐城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成就

面朝黄海、背倚江淮。盐城坐拥长三角最长的海岸线、最广的海域和最大的滩涂湿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发展风电、光伏提供了绝佳条件。

在这2034万千瓦并网容量中,风电占48%,光伏占51%,清洁能源结构日趋均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盐城海上风电装机已达573万千瓦,约占江苏全省一半、长三角地区的30%。

截至今年8月底,盐城新能源年发电量已达245.5亿千瓦时,预计今年盐城新能源全年发电量将突破400亿千瓦时。按照全国每人每年平均用电1000千瓦时测算,盐城新能源全年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用电量,与越南全国新能源(不包括水电)发电水平相当。

新能源沿海二通道输电线路架设现场


盐城滨海风电、光伏航拍图

强基固本 协同发力

电网建设与消纳保障

盐城的新能源发展之路始于2005年,第一批新能源发电机组在那时正式并网。20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在盐城全面加强电网投资建设,持续推进盐城电网升级,不断提升区域电网互联互通水平。

目前,盐城已经形成四纵两横主网架结构,实现风电集中区与负荷中心双向互济,为新能源大规模接入打下坚实基础。

而盐城的雄心不止于此。2024年1月,盐城市人民政府与国网江苏电力签订了共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要打造“就近高比例消纳绿色新能源”的示范标杆。在这一愿景指引下,国网盐城供电公司大力推进“绿电进园区”工程,率先在大丰港、射阳港、滨海港等沿海区域建设零碳产业园区,引导风电、光伏项目优先接入,让绿电“发得出来、用得出去”。

电送得出,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为此,国网江苏电力建设了一批关键电网工程,包括中国最大的海上新能源消纳通道——江苏电网500千伏沿海二通道、高荣500千伏输变电工程、500千伏沿海二通道北延工程等,大幅提升了江北新能源南送能力。

目前,江苏已建成交直流共计8条过江输电通道,总输电能力近2500万千瓦,2025年夏季单日最大绿电南送量突破3.5亿千瓦时。

盐城市滨海县小尖村“渔光互补”项目

示范引领 辐射区域

盐城模式的样本意义

以大丰、射阳、滨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已成为盐城绿色能源发展的核心阵地。除了刚刚并网的国信大丰项目,射阳龙源海上风电场、滨海南H3#海上风电项目等也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绿电供应的重要力量。

这些项目不仅激活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江苏省南部城市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盐城模式”正成为长三角能源结构转型的样本,这片曾经的滩涂湿地如今已成为长三角绿色能源的“心脏”,持续为江苏乃至整个区域的城市群输送清洁动能,书写着“风光互补、绿电涌动”的新能源篇章。

通讯员黄蕾   蒋诚 张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