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长队!徐州这里太火爆!
来源: 徐州发布
2025-09-16 08:12:00
徐州这个大集太火爆啦!
两天
三万人次逛了这场大集
不信
来看大徐的评论区
9月14日晚,随着最后一批市民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为期两天的“百名村支书带货进城来——徐州市2025中秋好物大集暨‘三优三进城’”活动(以下简称“中秋好物大集”)在徐州体育馆圆满收官。
两天时间里,现场累计吸引近3万人次,市县媒体联动直播、官媒和自媒体等线上直播间观看量突破100万人次,带动成交额近300万元,成为中秋佳节前夕全市消费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集聚人气
共享金秋“丰收味”
上周末
来自徐州各县(市、区)的
百名村书记齐聚徐州体育馆
把苹果、煎饼、蚕丝被等
特色农产品搬进城
体育馆里摊位林立、人潮涌动
讨价还价声、爽朗笑声
交织在一起
仿佛一场热闹非凡的“丰收大集”
“怎么就只有这两天?要是天天都有就好了!”14日下午,大集接近尾声,住在吴庄花园的杨庆敏阿姨拎着大包小包,兴奋地在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永庄村的摊位前挑选大蒜。袋子里装着她一路收获的土特产,她笑着对记者说:“这些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添加食品,吃着放心!”这份满足,溢于言表。
中秋好物大集不仅让市民“零距离”品尝农产品,更让一些人重新寻回记忆中的味道。
袁香兰奶奶年轻时曾在燕子埠当过知青,听说这次大集上有燕子埠的展位,第一天她就特意赶来,却发现燕子埠的煎饼早早就卖光了。
第二天一大早,邳州市燕子埠镇燕子埠村党总支书记李永特意为袁奶奶留好了一份煎饼。袁奶奶接过时,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看见你们、看见‘燕子埠’这三个字,我就高兴。”
一场大集,不仅让市民们拎着满满当当的收获回家,更让农民们体会到“产品变销量、手艺变收入”的喜悦。乡土与城市在这里相遇,记忆与情感在这里重逢,丰收的滋味因此更加浓烈而温暖。
活动添活力
村书记变“主播”
今年的这场中秋好物大集
最大的亮点
就是“村书记主播”的登场
活动创新搭建
“云端直播+线下展销”的双渠道模式
百名村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
轮番走进直播间
摇身一变成“家乡好物推荐官”
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推介自家特产,讲述背后的种植故事与乡村变迁,与网友们隔屏互动、真情交流。
“村书记们讲得太生动了,原来咱们徐州农产品这么丰富!”“看得口水直流,明天还要去现场买!”弹幕不断刷屏,网友们在欢笑中被“种草”。
为了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除了“村书记带货”,今年活动还首次推出“中秋盲盒”。秋月梨、甘薯、杂粮、养生茶等十余种优质农产品随机组合,价格亲民又充满惊喜。
中秋好物大集的拍卖环节则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10元起拍!”“15元!”“20元!”……竞价声此起彼伏,一个个养生组合和特色产品在掌声与笑声中被市民成功拍下,大家既买得实惠,也买得开心。
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不仅让徐州农产品“出村进城”,更让节日消费变得有趣、新鲜、有参与感。市民们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好物,农民们得到的则是销量与信心,而这场热闹非凡的大集,也在互动中写下了一份城乡共赢的答卷。
产销架桥梁
丰收变增收
这场大集,不仅是农产品展示与交易的平台,更是城乡之间、产销之间的桥梁。
在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的展位前,淡淡草药香沁人心脾,足球香包也格外抢眼。“‘苏超’火热,咱们也紧跟潮流嘛!”村党委书记王侠笑着说,“我们把传统文化融进生活,还推出了香包发卡等几十款产品,都很受欢迎。”
香包
此次大集,村书记们卖的不只是农产品,更展示了乡村的新风貌、新气象。市民在这里“逛得开心、买得放心”,农民则在这里“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地增收。
“刘集镇西杨庄村石磨面粉已断货!”“大集太热闹了,备的货全部卖完,希望以后多多举办!”“邳州土山刘井粉丝在本次活动中补货三次,效果远超预期,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这样的大集!”……在此次中秋好物大集的线上群聊里,村书记们纷纷晒出了“战果”。
一句句简短的话语,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与喜悦。大家一致表示,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才让优质农产品找到了更广阔的市场,也让农民们切实感受到丰收变效益的喜悦。
两天时间里,中秋好物大集用一场场称心的交易、一幕幕热闹的场景,展现了城乡融合的脉动与温度。它让农产品搭上“快车”,让市民享受到“实惠”,为徐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文明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错过的小伙伴们
别失望!
“彭橙GO”线上商城小程序
已正式上线!
快来这里
把最地道的家乡风味带回家!
文图 | 孙亚妮 陈艳 刘冰 谭歌 彭城拍客 李传新 赵宝东
制图 | 徐瑞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