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五年跨越!常州供电“直改耐并装柱开”突破百组,带电作业守护万家灯火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6 09:37:00

“各岗位注意,10千伏香泉126线93号杆带负荷直线改耐张杆并加装柱上开关作业准备就绪,开始操作!”9月10日上午,国网常州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现场负责人徐敏一声令下,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忙碌起来。

随着最后一根引线接入主线,这项复杂带电作业顺利完成——这是该公司今年完成的第100组直线改耐张杆并加装柱上开关(简称“直改耐并装柱开”)工程,标志着常州在配网复杂带电作业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从4小时到2小时:“啃硬骨头”的技术跃迁

“直改耐并装柱开是配网带电作业里的‘硬骨头’,属于最高难度的第四类带电作业。”刚从绝缘斗臂车上下来的作业人员张来鹏脱下被汗水浸湿的屏蔽服,指着身旁的电杆解释道,“这类作业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把普通直线杆改成能承受线路张力的耐张杆,还要装上智能开关,相当于‘心脏不停跳手术’,危险点多、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

回溯常州供电的“直改耐并装柱开”发展历程,每一步都充满突破。2020年,不停电作业中心赴金坛地区首次尝试直改耐并加装柱上开关,当时4名技术骨干花了近4个小时才完成,创下“零的突破”;2022年全年完成2次,2023年提升至5次,2024年突破18次。而今年截至9月,作业量直接飙升至100组,效率更是翻了番——通过优化关键工序、创新旁路作业方式,现在整套作业可以在2小时内完成,其中核心的“直改耐”作业最快仅需75分钟。

张来鹏指着手机里的照片,语气里满是自豪,“你看,今年夏天在10千伏天启115线作业时,我们还首次尝试了‘双回路直线改双耐张’,两条线路同时施工,用户一点都没感觉到停电,电网结构可靠性和负荷转供能力显著提升。”

从“单打独斗”到“梯队作战”:管理与人才的双重发力

百组突破的背后,是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走进常州供电不停电作业中心的办公室,墙上的“三张看板”格外醒目——重点工作看板标注着每月任务进度,专业指标看板实时更新作业和安全数据,班组建设看板则清晰列出各班组的创新成果。通过建立目标任务制、计件积分制的绩效管理体系,多措并举为复杂不停电作业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针对不停电作业的技术特性,常州供电不停电作业中心打造了贴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以国网江苏电力“青年员工334工程”为总纲,常州供电落实“青果荟”三阶段(自我赋能、他人赋能、团队赋能)培养理念,搭建分群分类、阶段提升、动态反馈的阶梯式培养路径,为不停电作业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打造“直改耐并装柱开现场微讲堂”这一特色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不停电作业自然作业间隙,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技能提升的有效载体。“以前我看师傅们干活,只能在旁边递工具,现在通过‘微讲堂’,在作业间隙就能学技术,上个月我已经能独立操作简单工序了!”95后青年员工钱源,说起自己的成长轨迹,眼里满是期待。

从“自我突破”到“区域引领”:“三头精神”照亮同行路

“接受任务不摇头、遇到困难不低头、完不成任务不回头”——这“三头精神”,是常州供电不停电作业人员的口头禅,更是他们的行动指南。今年7-8月,常州经历持续高温,体感温度突破40℃,作业人员穿着厚重的绝缘服在高空作业,不到10分钟衣服就湿透了。“绝缘服不透气,夏天在斗臂车上待着,就像在‘蒸笼’里一样,下来时手套里都能倒出水。”徐敏回忆道。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按时完成了10千伏龙潭线35号杆的“直改耐并装柱开”作业,保障了周边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常州供电不停电中心还主动承担起区域引领责任。在溧阳、金坛等下属公司尝试“直改耐并装柱开”作业时,常州供电多次派遣技术骨干前去现场指导,从现场勘查、方案制定到实际操作,全过程技术支持,有力推动全市域不停电作业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如今,常州供电的“直改耐并装柱开”经验还吸引了无锡等兄弟单位前来交流学习,获得了高度评价。

截至目前,常州地区的供电可靠率已达99.9972%,平均停电时间仅0.0041小时。“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徐敏望着远处热闹的街道语气坚定,“接下来,我们还要向更高目标迈进,用更精湛的技术、更高效的作业,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张春艳  范磊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