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镇专科联盟协作,镇江三院为高龄患者破解肺条索状病灶诊疗难题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6 19:10:00
扬子晚报网9月16日讯(通讯员 戚园 景梦瑶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在医学实践中,某些“经验性认知”往往成为决策路上的双刃剑。镇江一位高龄患者的左肺上叶条索状病灶,在六年的持续随访中,不仅牵动着家属的心,更挑战着“条索状病灶多为良性”的传统观念。
影像图
9月16日,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介绍,六年前,王芳(化名)在体检中发现左肺上叶存在斑片状高密度影,自此开启了漫长的随访观察。王芳已年近七十,并伴有十余年的高血压病史,手术耐受性成为家属的首要担忧。更让家人纠结的是,他们从多方了解到“肺部条索状病灶通常为良性”。这种认知让家属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担心母亲承受不必要的手术风险,另一方面又害怕错过潜在的最佳治疗时机。在“怕误切”与“怕漏治”的双重焦虑中,家人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决策过程。
手术中
镇江市三院肺结节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周永面对这一棘手的肺结节病情,特邀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王海峰教授团队联合协作。期间,通过对患者多年的影像资料进行系统性、连续性对比分析,发现病灶存在细微且持续性变化,综合判断后提示该病灶具有较高的恶性可能性。
在充分掌握随访影像资料的基础上,王主任与周主任共同参与多学科会诊(MDT),认为虽然手术存在风险,但干预的潜在获益已明显高于风险。其后,他们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与围术期管理方案,采用单孔胸腔镜技术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保障患者安全。
手术顺利完成后,病理结果显示:左肺上叶浸润性腺癌(乳头型60% + 腺泡型40%)。该结果不仅明确了诊断,更印证了此前一系列随访与干预决策的正确性,彻底打破了“条索状病灶一定良性”的惯性思维。
王女士的成功治疗,得益于镇江三院与上海市肺科医院的深入专科联盟协作,通过远程会诊、技术平移和人才培训,在镇江就能获得和上海一样同等质量的诊疗资源。据悉,目前镇江三院已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
周主任提醒,肺部条索状病灶虽常为良性,但仍存在恶性转化或本身即为不典型恶性的可能,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发现病灶,可以长期、规律地进行影像随访,特别是注重对病灶形态、密度等细微变化的动态分析,是早期肺癌诊断的关键路径。面对高龄、高风险患者,在需要手术的情况下,采用单孔胸腔镜术,可以使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无需过度担忧。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