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我是“海”安,不是“淮”安

来源: 海安发布

2025-09-17 15:13:00

本周六

“苏超”常规赛第12轮

南通队将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

主场迎战淮安队

南通队

9月20日 19:35

淮安队

河的温润

滋养出淮安的醇厚

海的咸鲜

孕育出海安的鲜活

海安

淮安

从淮安的漕运繁华

孕育出的“巅峰之作”淮扬菜

到海安因江海交汇而生的

“鲜掉眉毛”家常味

依水而兴的两座城市

在美食上既有“同源”的印记

又有“异味”的精彩

“软兜长鱼透骨鲜”

作为餐桌上“鲜”的代表

两地的软兜长鱼一样鲜香

都把鳝鱼的风味发挥到了极致

新鲜的黄鳝用沸水烫过

留下最嫩的鳝背凭花雕酒去腥

随后热锅宽油 蒜末爆香

猛火快炒 酱油提鲜

以炒韭黄铺底出锅

让黄鳝的醇厚鲜香

与韭黄独有的辛香清冽相融

鲜香可口 滑嫩入喉

馓子是两地人都喜爱的传统小吃

淮安茶馓与海安馓子

造型虽千变万化

藏在口感中的“匠心”却殊途同归

选用上等面粉

加入鸡蛋 盐 食用油反复揉匀醒发

再拉成细如发丝的面线

绕成“菊花状”或“伞状”

下油锅炸至金黄

脆而不碎 香而不腻

细品还有鸡蛋的清香

人们常把馓子掰碎浸泡

或直接当零食吃

仍是记忆里那“小时候的味道”

秋冬时节的羊肉

是两地人“贴秋膘”的首选

跨越地域

人们对羊肉的偏爱颇为相似

醇厚暖身 鲜而不膻

自有让人上瘾的理由

大块羊肉焯去血水

再加入姜葱花椒等香料

用砂锅慢炖

炖好后 汤呈乳白色 羊肉软烂脱骨

喝一口汤 醇厚浓郁

再配上一块刚出炉的烧饼

一口汤一口饼

暖得浑身发热

是秋冬时节的“御寒神器”

淮安平桥豆腐的精致

与海安仁桥豆腐的醇厚

恰是两种风味的极致表达

平桥豆腐

是淮扬菜“清鲜淡雅”的典范

嫩豆腐 切成细如米粒的小丁

再搭配虾仁 鸡丁 香菇丁等

用原汁鲜鸡汤作高汤慢炖

待煮至入味 勾上薄芡

一口下去 豆腐嫩得“入口即化”

暖到胃里 鲜到心底

仁桥豆腐

是乡土十足的“家常味道”

手工小磨的豆腐总有别样的匠心

用古法调制的卤水点浆

静静沉淀压制成型

逐渐变得水润嫩滑肌理细腻

带着浓郁的豆香

更在巧手匠心和烟火智慧中

幻化出千般滋味

浇头面

讲究面好 浇头更好

碱水面煮得筋道爽滑

腰花 猪肝 青菜等数十种浇头

面条吸满了浇头的卤汁

浓郁入味

是淮安人早餐的心头好

鱼汤面的精髓

则在于那碗鲜掉眉毛的汤

一碗鱼汤熬煮江河

鳝鱼骨与鲫鱼共舞

凌晨升火熬足数个小时

熬出的汤白如乳 点滴成珠

腥气尽褪 只留醇鲜

真叫人“吃一碗 想三年”

蒲菜肉圆

蒲菜是淮安的特产

有着“淮扬第一名蔬”的美誉

蒲菜肉圆入口“鲜嫩多汁”

独有的清甜中和了油腻

一口咬下 肉的滋润与菜的清鲜尽显

两种口感在口中交织 余味悠长

炸肉圆的“脆”滋味

是海安人忘不掉的童年味道

刚出锅的海安炸肉圆

肉质紧实 外皮酥脆

咸香适中 油而不腻

炸一锅肉圆 既能当“零食”

也可用来烧汤 炒菜

是灶台上“百搭的美味”

如果说前面的菜品是“家常味”

那淮安朱桥甲鱼羹与海安河豚宴

就是两地“高端美食”的代表

朱桥甲鱼羹入口“鲜醇浓郁”

甲鱼肉细嫩有嚼劲

配料的香与高汤的鲜融合在一起

没有一丝腥味

一碗下去 鲜得“回味无穷”

作为“千年网红”

河豚的做法近百种

以红烧河豚为例

琥珀色的酱汁将河豚块包裹

实现了南北方口味的兼容并蓄

一口下去

味鲜甜肉肥嫩汁浓醇

这场“淮海美食德比”

没有输赢

只有让人垂涎的“美味”

你最偏好哪一味呢?

周六比赛前

先约一场“舌尖上的较量”吧!

▎融媒体记者:唐启铭 丁 颖 梅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