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经济开发区“软硬兼施”,书写“近悦远来”产业答卷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09-17 15:35:00
9月9日上午,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材料制造等5个半导体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启东经济开发区,为园区电子信息及半导体产业版图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我们一眼就看中了园区的产业生态,这里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制造的完整链条,各类扶持政策与高效政务服务更让我们坚定了深耕发展的决心。”落户企业纷纷表达了选择启东经济开发区的初衷。而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释放的发展动能仍在持续激荡。
值得一提的是,这5个项目并非分散布局,而是将共同入驻园区精心打造的“产业新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谈及选择启东的原因,意芯微电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深有感触:“园区建好高适配厂房,企业‘拎包’就能‘入住’,省心又省力。”作为2022年就扎根园区的“老朋友”,意芯微电子此次加码布局二期项目,正是看中了园区日趋完善的产业生态与跨江融合的区位优势,“依托这些支撑,我们能更快推进技术突破,把产业版图做得更大。”
筑得好巢引凤来。近年来,启东经济开发区围绕泛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提升载体能级,已建成高适配厂房28.1万平方米,在建17.8万平方米。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一期已正式入驻卓进半导体、艾伟拓(江苏)医药、高能数造等企业,二期正在做最后的配套施工,预计9月底验收交付。同时,BioBANK二号加速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三期、高端装备产业园一期等3个科创载体也计划在四季度全面开工,为产业集聚备好“空间容器”。
事实上,启东经济开发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拎包入住”的硬件底气,更在于对产业发展的精准洞察和对企业需求的真诚回应。启明芯半导体科技项目负责人蒋波荣的感慨,正是这种“软服务”的生动注脚:“从考察选址到项目落地,从手续办理到正式运营,园区的产业链条有多完善、工作作风有多务实,我们一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早在双方初步接触时,园区招商团队便迅速成立对接专班,为企业量身定制投资建议书,小到水、电、气的基础保障,大到物流、用工、销售的全链条需求,都逐一梳理分析、精准推介。这份专业与诚意,让企业彻底打消顾虑,坚定了扎根启东的决心。目前,该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驻点装修,预计10月即可完成。
正是这样“硬件过硬、软件贴心”的组合拳,让启东经济开发区实现了“亮出真心实招,企业近悦远来”。今年以来,园区深化市委市政府团组招商战略,放大“一个核心+若干卫星”的格局效应,积极谋划团组内部战区招商模式,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围绕“精准定位、专业服务、真诚互动”构建系统性策略,结合产业图谱、全周期服务体系,把“敲门招商”转化为“精准破门”,用专业能力和真诚服务赢得企业信任。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1至8月,园区新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7 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超105亿元。日盛电子、柯泰亚等一批优质新项目加速 “抢滩”落户,乾朔、托伦斯、磊菱等早已扎根的“老友”,更是一再投下“信任票”,纷纷追加投资、扩大产能,产业集聚的“磁吸力”持续增强。
招商脚步不停,答卷还在续写。眼下,园区招商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新的“战场”,推进多个重点项目磋商:如先进晶圆测试(CP)基地项目、风机齿轮箱等零部件及高端精密机床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以及高端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项目、碳化硅SiC衬底及外延片制造项目等。这些潜力项目的推进,将为园区的产业图谱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会强调,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容有活力的企业,以优质增量锻强经济发展韧性。”市委常委、启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郭建表示,下阶段,园区将聚焦新能源、泛半导体、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团组招商的模式和激励机制,构建项目信息共享协同推进机制;坚持链式思维,全面梳理已落户企业的上下游,依托林洋能源、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建立链主企业库,形成清晰可见的招商图谱;积极对接上海半导体协会、生物医药联盟等行业协会,深化与张江高科、临港科创等互助平台、国企的交流合作,借力香港中华工商总会、上海欧美同学会、江苏日本商会、中韩贸易文化产业平台等资源,精准招引推介,让“近悦远来”的产业生态焕发更强活力。
融媒体记者:李天舒 高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