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讲解专业流畅还能精准回答游客提问,大学生研发的“金牌讲解员”大运河博物馆受追捧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9 17:51:00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9月19日从扬州获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近日迎来一位特殊的“金牌讲解员”——它不仅拥有专业的运河知识,能随时解答游客的各种疑问,还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千年运河故事。这台名为“运河通”的AI讲解机器人,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本科生团队自主研发。

研发团队

记者看到,博物馆“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内,“运河通”以其专业的讲解能力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面对一件唐代船模,它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介绍:“您现在看到的是一艘唐代漕船的复原模型。它长15米,宽3米,载重量30吨,相当于现在两辆卡车的运载量。您想了解关于它的航行故事还是制造工艺呢?”游客提出问题时,它能够立即给出专业而详尽的解答,引来观众阵阵赞叹。

“讲解得太棒了!”一位现场参观的小学生兴奋地跟爸爸分享:“我问它古代船工的生活,它连船工们唱的劳动号子都能模仿,好像穿越了一回。”带着家人参观的赵先生对机器人的知识储备印象深刻:“我们问了很多细节问题,比如不同朝代运河船只的区别,它都能对答如流,比普通讲解员知道得还多。”年过七旬的本地市民陈大爷感慨:“我在运河边生活了一辈子,这个机器人讲的不少典故我还是头一回听说,现在的技术真是了不起啊。”

“运河通”个头小本领大

项目负责人陈超告诉记者,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重点突破了智能讲解的多项技术难题。“我们为‘运河通’打造了专属的语音合成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数千小时的专业讲解录音,使其语音输出既准确自然,又富有情感感染力。”另一位项目负责人唐善恒补充道:“机器人的核心是一个庞大的运河知识图谱,我们团队整理了超过百万字的史料文献,构建了包含人物、事件、文物等在内的完整知识体系。我们还研发了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能够准确理解游客的各种提问方式,即便是口语化、不完整的问题,也能弄懂意图。”

“这个项目最可贵的是,学生们真正把技术用到了文化传播的实际需求中。”项目指导老师表示,研发过程中,同学们提升了技术水平,深入理解了如何用技术服务于人文传承。“从实训室走向博物馆,这个项目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磨炼了产品设计、系统集成和现场调试能力,这种经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这正契合了我们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庭俊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研发团队正在进一步扩充机器人的知识库,增加更多趣味问答和互动功能。未来,还将开发多语言版本,让这台充满智慧的“讲解员”能够向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中国大运河的灿烂历史。通讯员 许怀芝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