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高一新生的“峡谷期”吗? 家长看过来!请从“照顾者”到“引导者”转变角色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1 13:08:00
从初中生升到高中生,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重大“上升”和转折。那么,你知道高一新生的“峡谷期”吗?开学季,镇江市百年名校镇江崇实女中(又名镇江二中)为此在《崇实之声·家长课堂》中,将第一期就瞄准了这一万千家中瞩目困惑且未必知晓及如何正确应对的“课题”。
百年名校,镇江崇实女中。
崇实女中
系统重装,高一新生面临“峡谷期”
“高一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高中生活的“峡谷期”?重在实现从“照顾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节目主持人开门见山,“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高一的家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焦虑?”
随即,主持人解开谜底:其实这个焦虑来源于孩子从“学步”到“学跑”的转型期,家长还在用“学步”的守护方式在守护着他。由此,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家长特别的累,然后焦虑感就会加倍。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会把高一形容成是一个“峡谷期”?就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到底面临哪些转变呢?主持人接着解释,因为高一其实是成长模式的一个彻底的更新。就像是电脑系统一样,要把之前的系统全部都覆盖掉,然后装一个全新的系统,所以这个时候是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的一个全面的转型。生活上他从什么都被包办,到开始自己自理。这个中间如果孩子没有这个意识的话,他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有孩子第一周就把半个月的生活费都花光了,请同学喝饮料之类的,就为了显得自己很大方。
学习上就更明显了。学习上是从初中的“记忆”到高中的“探究”,光靠抄和刷题是没有用的。就像有一个孩子他每天都写到后半夜成绩还是往下滑。包括心理上也很明显,有孩子因为没有收到初中好友的生日祝福,就崩溃大哭。他的那种心理落差很大,他需要重新去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故此,高一不是一个简单的年级过渡,它是成长模式的“系统重装”。孩子面临的是一场生活、学习和心理的“三重变革”,如同穿越一段需要谨慎通行的“峡谷”。
这样,才有高一是孩子人生“峡谷期”这一说。
魅力校园
别慌!试试“家长四大实战策略”
那么,家长具体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帮助孩子呢?“家长课堂”上,主持人从权威的实战角度,给出有效建议。
首先就是沟通方式要改变,把你的质问变成一种邀请。比如不要问他:“你为什么又锁门啊?”可以说“我发现你最近好像回家之后就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我有点担心你,你愿不愿意跟我聊一聊?”或者可以用一些“我注意到”开头的句子。比如“我注意到你这次数学考试大题的步骤分拿的还是挺不错的,但是选择题好像错的有点多,我们要不要一起来看一看是为什么?”要先肯定他的努力,其后再提出你的建议,这样的话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并且,家长可以跟他(她)有一些所谓的“黄金句子”:“孩子我想告诉你,无论你考的好还是不好,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这种句子是一定要说的,让孩子知道他是被无条件接纳的。另外,可以教他一些时间管理的工具。比如说“四象限法则”,就是“紧急重要的、紧急不重要的、重要不紧急的、不重要不紧急的”。用这样的法则跟他一起去分析他的作业,这样也会让他觉得,你是在帮他而不是在命令他。
镇江崇实女中
为此,主持人还给出了“家长四大实战策略”:
营造“安全港湾”——把“质问”变成"邀请”;提供“赋能式”支持——做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心理教练”——关注过程而非结果;鼓励“积极交友”——做孩子的社交顾问。
家长请放手!从“照顾者”变成“引导者”
在第一期课堂的结尾和给家庭的作业当中,还有哪些比较核心的信息是家长应该去关注的?
主持人表示,其实就是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转身”。要从一个生活的保姆或者是一个学习的监工,转变成一个人生的教练,要站在一个更大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成长。第二个就是“共情”。要先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再去解决问题。不要一上来就先解决问题。第三个就是“赋能”。要教会他方法,而不是直接去帮他做。
同期,在家长的家庭作业里面,也有侧重体现。比如说开一个家庭董事会,在这个家庭董事会里面孩子是 CEO,他要先汇报他这个月的高一生活的得与失,以及他下个月的规划。家长只是一个资源的支持者和一个战略的建议者,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孩子手里。
校园一景
“教育是一个逐渐放手的过程”,在讲座结尾的寄语当中,主持人强调:要在放手的过程当中依然陪伴着孩子,从一个用手去引导他(她)变成用你的目光去守护他(她)。总结下来就是家长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角色。从一个“照顾者”变成一个“引导者”,用信任和共情去陪伴孩子成长。
通讯员 曹亮 王大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