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江苏公安:出台十六条举措,助力提振消费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3 15:44:00

更正出生日期后,“改身份证号码”“重新办驾驶证”等诸多业务可以一起办。通过“交管12123”APP就能自主完成网上选车、购车、投保、缴税、选号、上户等全流程事项。

9月23日,江苏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助力提振消费十六条举措》,其中干货满满。

激发消费动能

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实施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在有条件的汽车集中销售区、大型社区周边、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代办新车注册登记、二手车转移和临时号牌核发等车驾管业务,扩大常州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试点成果,实现机动车合格证、进口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等联网核验。10月底前,完成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系统升级,方便企业群众购车上牌“一站式”办理。

精简“首秀”“首展”等大型活动审批流程,将原来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进行审查调整为5日内,适当放宽可售票数、人数限制。合并同类安全许可,对同一承办者同一年度在同一场地举办的多场次同类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活动,实行一次性申请、一次性许可。助力保障“苏超”足球赛事、演唱会、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完善智慧安保模式,依法严打严防“黄牛”倒卖门票。

将反诈宣传与消费提示结合,结合“警营开放日”“主题快闪”等多元化方式,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假防骗能力。科学部署商圈、景区周边警力,在全省重点消费场所设立200个临时调解点,加强涉商涉旅矛盾纠纷快调快解。

保障消费场景

护航夜经济发展,在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全省合理开放4000条夜间临时停车路段,满足群众夜间消费停车需求。

依法依规为企业商务人员紧急出国(境)考察、业务洽谈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和批量备案服务。启用一定数量的“潮汐窗口”,为外国人和“学生族”“上班族”提供出入境证件延时办、夜间办、周末办、专场办等特色服务。拓宽来苏外籍商务人士、外国旅行团队入境通道,实施本地开放口岸直接办、长三角区域口岸代转办、全国大型口岸线上办口岸签证工作模式,创新拓展外国人永居证应用场景,提供更多生活便利。

指导做好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网联汽车、电商平台等新技术新业态规范应用。优化企业备案审核,联网等保备案审核时限由30个自然日、1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20个自然日、7个工作日。发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平台优势,协力推动江苏构建“产、学、研、用、展、销”一体化的安防产业新生态。

加快推进我省酒店入住等实名登记场景电子身份证试点应用。节假日期间,协调开放更多商圈、景区等周边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停车场,为群众提供更多便捷停车服务。

维护消费环境

开展消费领域突出违法犯罪研判打击,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一批民生小案和有影响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制售伪劣商品及涉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犯罪案件,对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的“街霸”“市霸”等违法犯罪,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维护经济市场秩序。

聚焦首发经济,依法严厉打击侵犯首发新品的商标权、著作权等犯罪,保护创新发展。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云哨”平台,在线提供法制宣传、举报求助、政策咨询等服务,定期推送知识产权安全防范信息,指导企业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

着力规范涉企执法,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加强重点环节审核,有效解决涉企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合法权益。建立内保警务联络官机制,在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新兴业态,分批次组建警务联络官队伍,前置服务保障、保护企业安全。

便捷消费服务

整合公安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职能,将原本需多次跑动的业务关联打包,促进群众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及时建成全省公安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起办”“网上办”。

深化公安政务服务进驻企业、进驻社区、进驻村组,为企业群众提供上门办、帮代办服务。推行民营快递企业代办交管业务,为群众交管证件寄递提供多元化选择。拓展居民身份证各类业务“全省通办”,为省内跨域出行人群提供便捷服务。

在南京、徐州试点开展公安证件照片“一照通用”改革,建成应用“共采、共享、共用”照片库,进一步拓展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公安业务照片应用场景,实现“一拍共享、一照通用”,简化群众办事流程。

建立推行长三角区域常见交通违法审理业务“一窗通办”,实现交通违法异议申辩、假套牌报案及信息更新、对账、退款等异常业务异地“窗口”受理,为长三角区域跨省自驾出行、商务货运等车辆提供便利。

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公安机关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做好《十六条举措》的细化分解、督导推进、跟踪问效等工作,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实打实助力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苏宫新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