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苏工网评活动暨“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网评大赛结果揭晓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3 16:51:00

扬子晚报网9月23日讯(记者  曹卢杰)9月23日,由江苏省总工会、江苏省委网信办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苏工网评活动暨“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网评大赛结果正式揭晓。

大赛聚焦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致力于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培育网络空间文明风尚,以大时代、小切口展现各地各行业改革创新实践及广大职工生产生活变化,面向全省职工开展网评作品征集。自2025年6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1136件,涌现了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原创佳作。

经过初选、专家评审,大赛评出特等奖5件、一等奖10件、二等奖15件、三等奖25件及优秀作品奖100件。

特等奖(5名)

算法治理不能少了劳动者的声音

“匠”字多出的笔画,大写在工资制度里

踢好“三记球” 解锁工会高质量发展“战术密码”

从“学历逆行”到“一才难求”,探寻技能与学历“双向奔赴”背后的产才共振

从“车马慢”到“秒达”的科技跃迁

一等奖(10名)

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

AI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一位普通劳动者的观察手记

从"35岁门槛"到"终身成长":一场关于人才价值的观念革新

干好工会工作,也需要“苏超”这股劲

劳模方向盘,转出城市暖心风景线

从“苏超”热看“指尖社交时代”职工精神绿洲的重建

以法之名,拆除女性就业“隐形门槛”

“锋”火相传,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让工人成为“有为有位”的理想职业

让“数字工匠”成为新时代亮丽的名片

二等奖(15名)

勤劳坚韧的底色:贯穿古今的精神传承

“三伏天”工会驿站里的“清凉”  藏着江苏最暖的民生温度

汇聚网络新力量:向上而生,向暖而行

说文解字践行“劳动”

外卖骑手权益保障:在“破局时刻”探寻长效之路

强化职工权益“在职保护”,打破“离职亮剑”无奈

瞄准志愿填报新风向  锻造产业工人主力军

从“指尖工匠”到“数字先锋”——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突围与时代价值重构

为生育友好型社会筑基培元

用网络文明托举时代主旋律——工人阶级在数字空间中的责任与担当

携爱同行,点亮梦想之光

当工会成为“工伤维权”的桥梁:一场温暖的信任重塑

向光而行 你我皆是星辰

网端赋能,以理论之光,照见行业变革与职工新貌

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云端”绽放穿透时代的思想强光——数字时代理论传播的破壁与共振

三等奖(25名)

以奋斗之名,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温情叙事

从“发米油”到“护权益、强技能、润心灵” 服务升级回应职工新期待

以数智化赋能工会建设  筑梦“职工之家”更有温度与力量

小憩处见大关怀

以创新之笔在智变浪潮中绘就新时代奋斗图景

指尖微光,亦能照亮网络晴空

从江苏“十三太保”的通电档案里,读懂中国人的 “追光史诗”

网聚职工正能量,共筑时代新征程

理论之光点亮网络星河

以工匠精神,绽放精彩人生

以劳动之力筑网络文明之基

汇“凡人微光”  聚“磅礴伟力”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

知识的星光,终该照亮每个劳作的角落

徐州公积金新政:安居梦圆处,制度暖意浓

加快建设司机之家,用心呵护经济链条“小节点”

阅读赋能匠心:解码新时代劳模精神传承与劳动价值重塑

挺膺担当,让劳动者荣光闪耀壮丽新征程

职工“娘家人”,团结奋进新征程

以勤劳双手铸就梦想辉煌

执文明之笔 共绘网上网下“同心圆”

平凡生活中的非凡力量

网络文明建设:我们的共同责任

匠心铸就时代丰碑

采访完这个村医,我想了好久

优秀作品奖(100名)

江苏:一场思想传播的“供给侧改革”,让思政课成“爆款”

从“要我提”到“我要提” ,小建议如何撬动大变革?

深化改革赋能江苏产业工人新未来

驿站里的常州温度——给户外劳动者一个“歇脚地”,更是“暖心家”

汇聚工人力量,共谱劳动华章

点亮工运百年“三束光”,共赴劳动筑梦“新征程”

工会搭台,点亮职工成长与网络文明之光

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与劳动者风采的深度融合

凝聚职工正能量,共绘奋斗新画卷

让正能量澎湃网络空间——一名铁路青年的文明“发声”之路

分数之外,是梦想与生活的对话

推动家政服务向专业化、品质化发展

细微处的民生刻度:锡铁巷电梯,托举“老破小”涅槃尊严

解“带娃之困” ,江苏托育服务让职场妈妈安心奔跑

南京人工智能:从“政策驱动”到“生态引领”的跨越之路

返乡“躺平”告别“牛马”生活,真的就快乐了吗?

“苏式”博物馆何以集体“出圈”

永远跟党走,奋斗有回报

公益义诊架“心桥”,绘就基层健康新画卷

科技创新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一场对话,让我更懂得“初心”

绘就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画卷

转发要三思

苏超联赛:绿茵场上的城市交响与经济脉动——从一场足球赛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践

让网络立得住、传得开

以“凉策”破暑浪

延续中华文明,勿让网络舆情愚了众

持续发力,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推动新时代工人队伍与中国式现代化铿锵同行

争当家风建设的“带头人”

个人奋斗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申如意的故事完美诠释孝道2.0

“日结”不等于“权益打折”,给这份“撑腰”的司法建议书点赞

以改革之光照亮产改推进之路

“云端建议”构建职工与企业间的“数字连心桥”

从“工位”到“球场”:运动空间里的职工幸福方程式

公益暑托班里的民生温度

激扬时代新风 共筑网络文明新图景

内外贸画出“苏式”上扬曲线,挑大梁倍增强劲发展信心

让“平凡英雄”成为舞台的主角

以劳动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以文明为帆,拒网络暴力于千里之外

用劳动托举梦想 靠奋斗开创未来

幼儿园里的“小史”:我的成长笔记

从三尺讲台到网络空间:徐州教师的“好网民”担当

从苏超爆燃 浅析工会工作大有可为

高度·角度·尺度

从“充电焦虑”到“桩位从容”:社区充电桩从零到有的创新实践

以核心价值观为旗,以亿万职工为桨,驶向网络文明新航程

以心换“新”,当好职工贴心的“娘家人”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一座熔铸新时代工人精神的“炼钢炉”

叫响“一”字服务品牌传递工会温暖厚爱

育儿补贴:用真金白银织密家庭支持网

匠心筑梦 质赢未来

工会之光照亮新业态劳动者奋斗之路

工会温暖守护职工权益 彰显新时代责任担当

以“苏超”文化解锁干部精神“密码”

幸福靠奋斗  劳动最光荣

“苏超”启示:以作风之实创发展之绩

“网”聚匠心:工会搭台,如何让劳模工匠的“好声音”点亮网络星河?

用数字之光点亮更加美好生活

制度为翼 成长为光:在时代沃土上绽放人生价值

激发青春潜能 凝聚奋进力量——新时代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生力军作用

徐州市总工会暑期“带娃”温暖背后的五点感慨

在平凡岗位上书写青春亮丽的风景

满怀豪情共赴小康路

书籍的力量

让坚守初心使命成为“终身大事”

焊花里的十三年:我与企业共成长的时光

以“工人力量”为锚点,让网络文明建设“有根有魂”

“三个坚持”擦亮职工互助新体验

聚才引智筑高地 “苏”写发展新景图

追光逐电 共赴新程——光因的故事

制度为尺,匠心为魂——守护国企重器的无名脊梁

智变重塑劳动,创新激活彭城——从徐州蝶变看新时代劳动者的跃迁

从培养“上班搭子”谈青年职工成长记

让劳模工匠精神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汇聚工人力量共筑网上精神家园

“网”筑文明路,“惠”聚职工心

AI时代躺平还是接着卷

“最美职工”在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

当劳模故事成为通勤路上的“精神充电宝”

提升光荣凝聚力 指向教师幸福感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托起稳稳的幸福

工会为链,共绘同心圆

凝聚网络正能量,奏响新时代工人阶级奋进强音

以核心价值为舵 领航网络文明新航程

从流量“种草”到“打卡”,网络文明“扎根”才是文旅发展的必答题

以核心价值观为锚,定航网络文明建设新征程

服务之“精”:工会精准服务奏响职工幸福强音

托举希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坚实步履

工人阶级助力,网络文明同行

3600元育儿补贴彰显家国同构的温暖

争做“三新”青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泵站深处的光

锻造生力军,让基层治理“美好如苏”

从技能培训感受工会的精准服务

在春天播下奋斗的种子

解题“急难愁盼”,让“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致敬科技“追光者”:勇担时代使命,点亮创新之光

以整治形式主义实效 打通基层减负“最后一公里”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