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好“三记球” 解锁工会高质量发展“战术密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6 15:01:00
近一段时间以来,“苏超”火遍全网,成为人们谈论的重点、热议的焦点。赛场上的欢呼声浪,不仅激荡着球迷的热血,更折射出团队协作、战术智慧与拼搏精神的深层密码。高质量发展的比拼,正如瞬息万变的足球比赛,场上的传切配合、战术应变、临门一脚,恰如工会履职中的协同攻坚、创新突破、实干笃行。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将绿茵场上的战术智慧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方法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在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超级联赛”中踢出精彩、赢得胜利。
踢好“传中球”,以协作意识筑牢攻坚根基。“传中球”指足球运动员在对方禁区两侧或底线附近,向禁区内传球帮助本方队友完成射门。一记精准的传中往往能撕开对手防线,为队友创造破门良机。这背后,是边锋的速度突破、中场的视野调度、中锋的抢点预判,三者缺一不可。决胜“十四五” 收官,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绝不能搞孤军奋战,需要各条线、各部门像足球队员般默契配合,在重大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特别是类似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攻坚难度大的重点工作,需要我们积极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构建“工会+”模式,破解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等难题,推动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
踢好“任意球”,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任意球”是指足球比赛中的一种定位球方式,既可以通过传球寻找进攻机会,也可以直接射门,拥有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考验的是球员在规则框架内的应变智慧。面对工会工作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既不能墨守成规困于“禁区”,也不能脱离实际盲目突破,需要像处理“任意球”那样,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找准破题的角度与发力点 。我们要深化改革创新,围绕营商环境、国资国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改革事项,以及科技、产业、企业、品牌等创新领域,充分发挥劳动者的首创精神,积极支持、主动参与改革创新活动,努力为激发区域竞争新动能献计出力。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的殷殷嘱托,建好用好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创新联盟平台,让这些平台成为孕育创新成果的“沃土”,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的创新效应。
踢好“单刀球”,以硬核本领扛起实干担当。“单刀球”指足球比赛中进攻球员在对方半场突破所有防守球员后,与守门员形成一对一进攻局面的场景。打进“单刀球”不仅需要精湛的脚法,更需要沉稳的心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许多“临门一脚”的任务同样需要工会干部具备“单刀球”式的沉稳与实力,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我们要强化能力素质提升,深入钻研劳动经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领域的政策法规,熟悉产业发展趋势和职工需求,像球员精准把控射门角度和力度那样,把准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锤炼处变不惊的抗压能力,在处理突发事件、化解矛盾纠纷等复杂交锋的场景中,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和“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推动问题解决、任务落地。
从“苏超”赛场到高质量发展考场,变化的是竞技项目,不变的是对胜利的执着、对突破的渴望。我们要发扬足球赛场的拼劲闯劲,把“传中球”的协作意识、“任意球”的创新智慧、“单刀球”的硬核本领融入工会工作实践,在协作中凝聚合力,在创新中破解困局,在实干中彰显担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以每一个岗位的“精彩表现”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篇章”。(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