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中秋暖“双亲”!如东老山老兵41年替烈士尽孝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3 10:54:00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为烈士尽孝心!”这句沉甸甸的话,在中秋前夕的如东大地上,化作了最温暖的行动。

10月2日一早,曾在“天下第一团”鏖战南疆的老山老兵陆利兵、吴祖祥、朱明华、余新明、杨新明,提着满袋手工月饼、阳光玫瑰葡萄等礼品,脚步匆匆赶往苴镇、长沙、大豫镇。他们要去赴一场跨越41年的约定——看望5位烈士的父母,那些他们记挂了半生的“爸妈”。

苴镇金凤村的小院里,99岁的季永珍老人刚迎出门,老兵们齐刷刷敬了个军礼,声音哽咽又滚烫:“妈妈,中秋节要到了,我们代表杭州、湖南等地和家乡的战友,来看您了!”季永珍的丈夫为建新中国牺牲在上海月浦,儿子朱逢明又为守南疆长眠老山,41年来,这群从战火里活下来的老兵,成了她最亲的人。她颤巍巍抚过老兵们染霜的头发,红着眼眶念叨:“你们头发都白了,别再买东西,能来看看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份跨越半生的牵挂,始于1984年云南老山的猫耳洞。那年7月,如东籍战友奔赴南疆参战,临上前沿阵地前,血气方刚的他们递上血书请战,却在私下里攥着彼此的手许下承诺:“要是我牺牲了,你一定要帮我照顾爸妈!”一年浴血奋战,120名如东籍战士80%立功,所在团被授予“一等功臣团”,可13位战友却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

从战场凯旋的那天起,活着的战友便把这句承诺刻进了心里。不管是留在军营、转业外地,还是下岗创业、回乡种地,他们每年都自发捐款,建起“烈士父母爱心基金”,用于给老人改危房、装空调,陪老人看病、祝寿,春节、中秋、重阳三个节日,再忙也会带着礼物挨家挨户送上门。水管坏了、生病了、路上被撞伤,烈士父母家的大事小事,他们随叫随到,第一时间排忧解难。

41年过去了,他们已经送走了8位烈士的双亲,却从没停下脚步。刘生华烈士98岁的老父亲刘德和,曾在淮海战役中被炮弹炸伤头部、落下后遗症,“兵儿子”最牵挂他的身体。“您有高血压,天凉了可别忘按时吃药!”老兵们俯下身,像对自己父亲一样反复叮嘱,“您身体好好的,我们心里才踏实。”

这一句句叮嘱,不是简单的安慰;这41年的守护,更不是一时的感动。这是一群老兵,替牺牲的战友兑现的、最厚重的战场诺言:“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

通讯员 杨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