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苏超赛场外的“国际范儿”!在通外国留学生闪耀苏超志愿岗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7 20:10:00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吴佳笑)10月7日,“苏超”淘汰赛1/4决赛南通队主场对阵淮安队,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激情上演。赛场上球员们奋力拼搏,赛场外一群“小紫藤”青年志愿者也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其中,几名外国留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流利的中文与热情的服务,成为赛场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午四点半,在预检入口处,来自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4位外国留学生正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巴基斯坦留学生胡兵一边用流利的中文引导观众,一边快速核验信息;老挝留学生张明也提前做足准备,用熟练的中文为观众讲解入场流程。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衫,他们依然笑容满面、服务周到。

此次共有来自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和南通理工学院共25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尽管比赛是在国庆假期,学生们报名却是出乎意料的踊跃。”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团委书记胡慧伊介绍,学校有150多个志愿者名额,征集信息发出后接到了400多个学生的报名,其中四位留学生更是苦练中文,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意愿。

为了胜任志愿服务,留学生们提前几周便开始准备,反复练习岗位相关中文用语,向中国同学请教沟通技巧,熟悉赛事流程与服务场景。胡兵笑着说:“同学们都来做志愿者,我也想来体验赛事的激烈氛围,为此我特别加强了中文练习。”他们表示,在南通学习生活期间,深深被这座城市的活力与中国同学的奉献精神所感染,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更好地融入南通,传递友谊与热情。

留学生志愿者能够顺利融入服务,离不开共青团南通市委的周密安排与培训保障。据共青团南通市委社联部负责人朱悦涵介绍,外国留学生参与南通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并非首次,在今年上半年的南通马拉松中,已有留学生志愿者顺利参与并圆满完成服务。此次苏超赛事中,来自巴基斯坦、老挝和印尼的留学生志愿者中文沟通能力良好,主要安排在预检岗位。即便偶有沟通障碍,他们也能及时向身边的志愿者同伴或带队老师求助,保障服务顺畅进行。

此外,共青团南通市委在赛前联合高校积极开展动员与招募,并为志愿者构建了完善的支持体系:不仅提供岗前培训、交通接驳、工作餐与保险保障,还建立了“共青团南通市委统筹—高校团委协同—骨干志愿者参与”的运行机制,通过分组管理、明确职责,确保服务高效、响应及时。

8月28日,共青团南通市委联合市红十字会、文旅集团开展了“小紫藤”青年志愿者岗前培训,涵盖服务礼仪、应急救护与岗位实训等内容,通过“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志愿者的综合服务能力,也让留学生志愿者更快适应岗位要求。

此外,共青团南通市委还为所有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证明。一纸证书虽轻,却是他们奉献青春、服务城市的珍贵见证。

在共青团南通市委的有力组织下,五场苏超主场赛事共有1235名“小紫藤”青年志愿者投身于赛事包组装、物资分发、球童管理、检票引导等各类岗位,成为赛事顺畅运行的“螺丝钉”,也成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生动诠释者。

苏超志愿服务不仅保障了赛事顺利举办,更成为一堂生动的“大型赛会思政课”。运动员在场上为城市荣誉而拼搏,是家乡的捍卫者;志愿者在幕后为赛事保驾护航,是城市形象的守护者。体育精神与志愿精神在此同频共振,让青年一代在实践中读懂奋斗、协作、担当与荣誉,用汗水书写出新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