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回近17万电诈被骗资金,如皋这个警察怎么办到的
来源: 如皋发布
2025-10-12 15:58:00
从上海到如皋
一面锦旗跨越数百里
“我的钱能被追回来,你们
在背后付出了很大努力,
真是感谢你们!”
9月28日,上海的胡先生
为感谢反诈民警孙琪专程而来
而这温暖一幕的背后
是孙琪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
扎根如皋刑侦一线两年的责任坚守
这面锦旗源于一起诈骗案
2024年底,上海的胡先生因深陷“投资理财”陷阱,被骗走二十多万元积蓄,其中转移到如皋的一笔被骗资金7万多元成功拦截,免于被再次转移。孙琪与战友迅速摸排,通过研判锁定并抓捕了嫌疑人。胡先生紧握孙琪的手说:“我的钱能被追回来,我知道你们在背后付出了很大努力,真是感谢你们!”这句朴实的话语,既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折射出当前反诈斗争的复杂性与区域性挑战——受害人的资金往往被迅速拆分、流向多地,每一次成功的拦截和追回,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次区域协同作战的胜利。
其实,这已是孙琪从警以来第五次收到群众的诚挚谢意。过去两年,孙琪为五名受害人追回资金共计169710元。这其中,让孙琪感触良多的,并非是数字的累积,而是重建信任的艰难过程。有些群众因曾遭受欺骗,内心筑起了高高的防线,当孙琪第一次致电告知其资金有望返还时,换来的常常是怀疑与戒备,甚至被误认为是另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面对这种情况,孙琪深知,空口无凭,唯有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在当地派出所同事的鼎力协助下,孙琪多次与受害人联系,出示证件、阐明流程,用十足的耐心一点点消融他们的坚冰。当告知受害人资金转入的消息时,电话那头传来的,常常是长久的沉默,继而是一声难以置信又充满激动的笑声。一位50多岁的阿姨在收到返还的钱款后在微信中这样说道:“孙警官,钱到账了,谢谢,真诚的感谢。帮我追回来了一部分财产。没想到还能追回!再次感谢孙警官。”这种从绝望到重燃希望的转变,比任何赞誉都更动人心魄。
记得初入警队时,孙琪曾在卷宗堆中迷茫:诈骗手段迭代迅速,嫌疑人藏身网络迷雾,追赃挽损如大海捞针。但前辈告诉他:“破案不是终点,挽损才是。”在一起电诈案件中,当他们抓到嫌疑人时,发现其随身还携带了一笔32000元现金,经过审查,其承认这笔钱是从另一位被骗者手中获得,但此人的身份却成了谜题。为了找到这名受害人,他们辗转多地,最终在无锡找到了受害人。当这笔被骗的32000元全部返还给受害人时,受害人说:“警官,钱收到了,谢谢。”——那一刻,孙琪真正理解了“人民公安”四字的千钧重量。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民生痛点。犯罪团伙利用技术升级不断翻新剧本,从“刷单返利”到“虚假投资”,从“杀猪盘”到“冒充公检法”,每一起案件都在考验他们的反应速度与攻坚能力。作为青年刑警,孙琪深知唯有不断学习,在认真分析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继续深挖,利用科技赋能,用证据链攻破嫌疑人心理防线,只有通过不怕“烦”的心态才能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恰是斩断犯罪链条的关键环节。
收到的锦旗会褪色,微信中感谢的话语会淹没于时间,但群众字里行间重燃的希望之光,始终烙印在孙琪心底。这让他记住:他们追回的每一笔钱,都是在修复一份被摧毁的信任;他们完成的每一次返还,都是在点亮一盏名为“希望”的灯。这份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守护民心。
从上海到如皋的车程有终点
但孙琪的反诈征途没有终点
孙琪的征途
是无数反诈民警的缩影
他们用行动诠释“刑警使命”
如皋大地上
这样的守护故事
还会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来 源|如皋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