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打造一流涉台营商环境 助力台企高质量发展

来源: 淮安发布

2025-10-14 16:11:00

打造一流涉台营商环境助力台企高质量发展

随着第十九届台商论坛的临近,淮安作为大陆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再次成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焦点。多年来,淮安坚持以优质营商环境吸引台资产业集聚,形成了“千家台企落户、千亿产值贡献、千名台商汇聚”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近260亿美元,富士康、鹏鼎、敏实、实联化工、旺旺食品等一批知名台企扎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台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101%服务持续升级

打造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

多年来,淮安持续深化101%服务理念,成立大陆首家副处级台商服务中心、“一站即成”台商台胞服务中心,出台实施“惠台58条”“惠台企9条”、贯彻落实《江苏省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行动方案,致力于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连续多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

“我们将持续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进一步做实做优涉台服务。通过‘党政亲商会’‘政企互通’等服务机制,密切与台企的联系,推动服务联动、平台联创、产业联兴。”市台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梦园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深化投资、生产、生活、维权等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保障,努力打造更优的涉台营商环境,让台商在淮安心投资、放心创业、舒心生活。

在生活服务方面,淮安还编印了《台胞在淮生活服务指南》,保障其同等享受就医、子女入学、购房、社保、健康体检等待遇;在苏北首家为台胞开设报销健保费用绿色通道;打造省内首个女性台商台胞关爱品牌“台淑荟”,真正让台商感受到“吾心安处是淮安”。

强化要素保障与司法服务

夯实台企发展根基

聚焦台企在当地发展中所需、经营中所盼,淮安持续加强政策、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动台资企业“落得下、能扎根、发展好”。

“从二期项目开始规划实施,政府持续提供‘保姆式’服务。特别是在用地保障方面,市政府与经开区管委会提前为我们梳理土地挂牌所需材料,安排专人到资规部门进行协调,大大提升二期项目的推进速度,给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聚赫新材(淮安)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陈家麒说。

项目服务始终在路上,淮安始终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将其贯穿于企业从落地、运营到发展的全过程。政府以“用户思维”为导向,在服务中扮演好“联络员”与“店小二”两个角色,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协调、事后有反馈,实现高效精准服务。

汉门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在涟水发展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当地政府对台企的重视与支持。当地政府及台办通过定期举办台企专场招聘会、组织外出引才、推动校企合作等方式,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和人才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淮安经开区法院联合市台办在市台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涉台融合法庭,有效维护台企合法权益。“我们依托涉台民商事纠纷集中调处服务中心和涉台融合法庭,构建了集咨询、调解、仲裁、监督为一体的司法服务网络。目前已通过诉前、诉中调解结案涉台纠纷700余件,解决争议标的2.1亿元,切实为台企营造了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淮安经开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张大鹏介绍。

推动台企转型升级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智改数转”是企业提质增效、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淮安始终坚持以专业化服务为先导,支持台企做大做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做好台资产业研究,加强台企运行监测分析,每季度形成分析报告,找准找实台企转型升级方向。在科技研发、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企业创建、市场拓展、金融扶持等方面投入“真金白银”,推动一批台企成为百亿企业、五十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台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在政府支持下,我们积极推进‘智改数转’,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对核心的弯曲、洗切、冲切三条生产线进行了整合,生产效率提升了40%;政府不仅在技术研发、绿色创建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还组织产学研对接,帮助我们与本地院校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多次邀请我们参与行业高水平论坛,了解行业前沿信息。”江苏和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光军表示。

面向未来,淮安将紧紧围绕“大陆有重要影响力的台资高地”和“长三角台商投资最佳目的地”两个目标,持续深化101%服务,优化涉台营商环境,加快台资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淮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迈向新高度。第十九届台商论坛的举办,必将为两岸企业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淮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帆

摄影:刘志钧

视频:梁伟 陈知闲

通讯员:曹妍妍 王小宝 张文 姚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