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不得不去钟楼了!
来源: 常州发布
2025-10-14 21:31:00
千年古运河穿越全境
季子之风源远流长
在江南地区
有一座城区因运河而兴
1977年西瀛门表场码头(源自《记忆龙城·百年常州旧影集》)
千年运河蜿蜒如带
浸润着两岸的青砖黛瓦
这里曾哺育代代江南名士
更融合了无数动人的往事
交织成这座城区绵延不绝的文化记忆
凭借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近四年
该地区生产总值
连跨三个百亿元台阶
突破千亿元大关
先后获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全国首批国家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等
“国字头”荣誉称号
这,就是常州钟楼
1
千年运河,润泽古今
钟楼区
是常州的主城区
因南唐时境内建有古钟楼而得名
是常州市文化、商贸中心
老运河、新运河及南运河
贯穿钟楼全区
赋予钟楼独特的水韵魅力
其中
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
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被列为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之一
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
隋唐以降
钟楼段运河成为漕运枢纽
商贾汇聚、贡赋必由之路
催生了篦箕巷、西瀛里等商业聚落
漫步运河两岸
青石板路映着天光
桥影与市井烟火交织成画
昔日的漕运喧嚣
已化作今日的文旅盛景——
篦箕巷、西瀛里、南市河、南运河等历史遗迹
如珠链般串连
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明城墙等人文景观
默默传承着千年的运河文脉
现如今,在钟楼
老街不只是“遗产”
而是一种重焕生机的日常
在百年老宅夏家大院
主题博物馆与文保建筑完美邂逅
续写故事新篇章
航仪厂、酱品厂
油罐公园等工业遗存
变身为潮流打卡地标
运河畔
半程马拉松、龙舟赛
文旅戏剧周等活动
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巷、河、园交织的
不只是江南的诗意栖居
更是一场古今交融
活力四射的沉浸式文旅体验
2
红色薪火,生生不息
从春秋时期“让国”“观乐”的季札
对儒家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到明代抗倭名将唐荆川
将士大夫精神具象化
再到清代“毗陵七子”
在篦箕巷水榭结社吟咏
……
千年文脉滋养下
钟楼孕育出众多心系天下的志士仁人
瞿秋白
曾在常州府中学堂
接受先进教育理念与思想启蒙
在这里
他结识了张太雷等
一批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
接触到梁启超、谭嗣同的维新思想
萌发改革意识
开始关心社会变革和思考国家未来
从读书人到革命者
他是那个觉醒年代中
具有典型意义的探索者、实践者
走进瞿秋白故居
青砖灰瓦的院落
藏着中国革命的火种
这里有他少年时期使用的书桌
有他翻译《国际歌》的珍贵手稿
一张张陈旧照片
一段段影像资料
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
见证着他传播真理的热忱
成就了以“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为初心的“江南第一燕”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他
“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
坚持了英雄的立场,
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
不愿屈服”
这位从钟楼走出的革命先驱
以笔为枪、以血为墨
在历史的幕布上写下不屈的红色篇章
如今
钟楼人将瞿秋白的信仰与理想
融入“秋白书苑”
崇学尚读,引领风气之先
让这份精神火种生生不息
从青砖墙内的少年心事
到传遍全国的革命呐喊
从精神地标到生活场景
红色精神早已融入钟楼区的血脉
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3
智链纵横,创领未来
如果说运河是钟楼的开始
“红色”是钟楼的灵魂
那么“智造”
则是钟楼区面向未来的重要引擎
这座具有2500年吴文化底蕴
与现代产业基因的中心城区
以“勇挑大梁”的先锋姿态
将创新化为发展“密钥”
在“做精老城区、做强经开区、做大高新区”的战略布局中
厚植经济发展新动能
如今的钟楼
已成为常州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全市首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园
全市唯一数字经济专题园区
钟楼区以“数”为核
催生“大数据+”产业新高地崛起
国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体验验证中心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
两大国家级平台先后落地
铺展数字化“新图景”
……
在这里
数字经济产业营收突破400亿元
年均增幅超25%
拥有超5000家数字经济企业
“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达224家
涵盖工业、贸易业、服务业、建筑业多个领域
构成了多元协同的产业生态
从“制造”到“智造”
不仅是产业的升级
更是一场深刻的城市气质变革
在钟楼
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
在“智改数转网联”赋能下焕发新生
输变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农机装备等
重点产业链集群持续壮大
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也加速布局
从运河畔的千年文脉
到与生活相融的秋白精神
再到产线上智能高效的运转景象
钟楼的故事
从来都不止一面
这一次,真的不得不去钟楼了
在运河边倚着古桥等日落
漫步老街品尝刚出炉的麻糕
走进由老厂房改造的咖啡馆小坐
……
感受工业遗存与现代艺术碰撞
数字经济与江南底蕴共生
去触摸它的过去
感受它的现在
更去遇见它正在书写的未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