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徐州,大人小孩“馆”一天!
来源: 徐州发布
2025-10-17 16:20:00
遇见博物馆 读懂一座城
当博物馆的假期预约名额一票难求
当非遗市集与文化研学
成为年轻人的打卡项目
……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攀升
“为了一个馆奔赴一座城”
已成为很多游客来徐旅行的新理由
今天的消费新观察
一起来聊聊
博物馆能成为假日经济“新引擎”,核心在于它跳出了“陈列文物”的传统框架,变为“可体验、可参与、可消费”的文化空间。
以往提起博物馆,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多是玻璃展柜里的文物与墙上的文字说明。而如今的博物馆,却将文化魅力延伸到了展厅之外。
10月1日—10月8日,徐州博物馆举办的非遗文创市集上,游客不仅能近距离体验糖画、香包、剪纸等非遗技艺,还能品尝地道的老味米线,感受浓郁的徐州风味。这种“看展+体验+消费”的模式,不仅让游客在博物馆停留更久,更让文化从“静态观赏”变成“动态消费”,为假日经济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附加值。
博物馆成为假日经济“新引擎”,还在于它精准抓住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尤其满足了青少年与年轻游客的文化渴望。
今年国庆节假期,徐州博物馆围绕青少年群体,推出“古代科技与物理科学探究之旅”“博物馆奇遇记”等研学活动;与此同时,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还联合谷林山房木版水印导师,共同开展汉画木版水印技艺手作研学活动。这种“沉浸式研学”,既契合了家长对孩子“寓教于乐”的期待,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更催生出“亲子研学游”这一假日消费新场景,为假日经济拓展了新的增长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小众“宝藏”博物馆对城市文旅格局的重塑。
2025年8月1日,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试运营。作为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首个全场景、沉浸式饮食文化博物馆,它凭借独特的主题定位和创新的运营模式,一经亮相便成为徐州城市文旅的新地标,国庆期间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
以往假日旅游,多数游客会涌向知名景区,导致“热门景区人挤人,小众景点无人知”的失衡局面。而如今,像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这样的特色文博场馆,不仅分流了热门景区的客流压力,更形成了“一个馆带活一片区域”的良性循环。当游客为了一座博物馆来到徐州,他们不仅会在博物馆内消费,还会走进周边的街巷、餐厅、商店,带动住宿、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让博物馆成为串联假日经济的“纽带”。
当然,博物馆要持续担当假日经济“新引擎”,还需在“创新”与“深度”上继续发力。既要避免同质化的“文创产品”“研学活动”,也要防止“重形式轻内容”的表面化体验。徐州文博机构的实践已给出了清晰方向:以在地文化为核心,以游客需求为导向,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文化与消费的桥梁。
从“逛博物馆”到“玩博物馆”,从“看文物”到“品文化”,博物馆热的兴起,不仅是假日经济的新亮点,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文化奔赴一座城,当博物馆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与“消费引擎”,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为假日经济注入更持久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你去打卡了吗?
在评论区说说吧~
文字 | 马思为
图片 | 陈艳 徐州博物馆 往期徐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