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英雄史诗走出高原,多亏了常州的好伙伴!”

来源: 常州发布

2025-10-18 21:58:00

在乌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帕米尔的石头会说话,克孜勒苏的河水会唱歌。”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见证着千百年来驼队商旅的往来,也见证着丝路文明的交汇与融合。

如今,在这片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土地上,常州援乌恰前方工作组正将“文化润疆”的宏大命题,化为可触可感的日常,让传统历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直抵人心,形成有形有感有效、动力活力迸发的文化润疆格局。

在西部边陲,天山和昆仑山的连绵雪峰之间,静卧着星星点点的绿洲河谷。这片土地,养育着骏马、雄鹰和世世代代引吭高歌的柯尔克孜族人。千百年来,他们将民族的历史揉进歌声里,汇聚成了8部18卷、长达23万余行的史诗《玛纳斯》。

然而,在快节奏的今天,这部仅靠玛纳斯奇(史诗传唱人)口头传唱的史诗,面临着如何走向年轻一代、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挑战。“不能让它只停留在老一辈玛纳斯奇的喉间。”乌恰县委常委、副县长,常州对口支援乌恰前方工作组副组长王奇说。

在工作组的推动下,史诗《玛纳斯》被搬上舞台,由部分选段改编成的歌舞剧《英雄玛纳斯的婚礼》应运而生。

每周四,是歌舞团的排练日。大幕徐徐拉开,草原、雪山、毡房在舞台上铺陈开来,古老的史诗以集体舞、弹唱、乐曲合奏等丰富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回首、跳跃、伸展……主演高抬右手,做出策马扬鞭的动作,他的眼神锐利,仿佛穿透时空,望见了英雄玛纳斯曾纵横驰骋的天山牧场。

“创作本身就是一次融合。”乌恰县歌舞团团长艾则孜江·买买居马回忆起该剧的创作过程,仍然感觉心潮澎湃。在工作组的帮助下,歌舞团编剧与新疆师范大学的学者共同执笔:剧本上,团队着力突破从口头传诵到歌舞剧的转换难题,在保留史诗精神的基础上强化戏剧张力;音乐上,传统库姆孜琴与现代编曲交融,拓宽了观众的接受范围。同时,该剧还融入了提亲、赛马、追姑娘等民俗元素,情感饱满、喜庆欢快,易于引发情感共鸣,也适合舞台呈现。

随着歌舞剧的创排,这部千年史诗也以蓬勃的舞台生命力,从帕米尔高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2023年,《英雄玛纳斯的婚礼》在中华恐龙园恐龙城大剧场成功首演,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此后,该剧被不断打磨,从最初的三篇章扩展为四篇章,巡演多地,演出达40余场,并荣获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走在这里,能触摸到西极边陲历史文化的温度与厚度。”前不久,江苏省书画院院长徐燕在参观完乌恰县文博馆后感慨地说。如今,文博馆已成为当地中小学生了解家乡历史的重要课堂,也是外来游客认识乌恰文化的重要窗口。

然而,一年多以前,乌恰县文博馆还不是这般光景。旧馆展陈陈旧、灯光昏暗,访客寥寥。

为进一步推动乌恰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常州援乌恰前方工作组投入1160万元援疆资金,花了一年多时间对文博馆展厅进行调整改造。

改造过程中,工作组与当地文化部门深入合作,在充分尊重地方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博物馆理念。改造工程不仅注重硬件提升,增加了声、光、电、红外触控、数字化设计等技术,更在展陈内容上下足功夫。团队广泛征集地方史料、走访民间艺人,确保每一个展品都能讲述真实的乌恰故事。

今年6月28日,文博馆重新对外开放。

“现在走进文博馆,明显感觉历史‘活’过来了。”谈及新馆带来的变化,乌恰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乔不拉那衣·苏来曼说。上下两层的展厅,每层分设4个展区,以历史为骨、文化为魂,展现了西域与中原千年交融的文化脉络,述说边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的故事。

“新的展示手段,让游客不仅用眼睛看,更能用心感受到乌恰的历史文脉,把民族团结、互促共进的情怀真正传递到每个人心里。”乔不拉那衣·苏来曼说。

今年夏天,常州·乌恰“石榴籽一家亲”融情夏令营启动,32名来自乌恰的小朋友走进常州,在这里度过了为期一周的研学生活。

柯尔克孜族男孩努尔吉地孜第一次坐飞机,紧张得一直攥着老师的手。抵达常州后,他对高楼大厦并不惊奇,却痴迷于纵横交错的水网和古巷。“我们那里只有雪山和戈壁,这里到处都是水。”在常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非遗刻纸课上,他认真地雕刻了一幅“民族歌舞图”,说要送给常州结对的小伙伴。

文化润疆,核心在于“润”——不是单方面的输送,而是双向的精神滋养。“红石榴”夏令营作为两地青少年交流的平台,已连续举办多届,每次活动都经过精心设计。

在瞿秋白纪念馆、“常州三杰”青少年主题学习空间,努尔吉地孜和同学们聆听百年前的青春誓言,“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回荡在耳畔;在春秋淹城,他们透过观察孔洞,窥见世界上唯一的水陆双城格局,争相讨论着古人筑城的智慧;在青果巷,他们倾听着抗倭英雄唐荆川、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革命先驱瞿秋白等名人故事,深入了解常州灿烂多元的历史文化。

与此同时,工作组也组织常州学生回访乌恰。他们先后走进斯木哈纳边防连、爱国戍边精神传承教育基地、伊尔克什坦口岸国门等地,在帕米尔高原的壮美风光中,体验了一堂堂生动的、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15年来,常乌两地共有465名学生参与夏令营活动,在互动中增进了解、深化友谊,进一步增强了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谢维娜

摄影:唐新卫 居智君

来源:常州发布

(微信号:changzhoufabu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