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常州五项目齐入省级更新试点,城市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9 17:59:00

近日,江苏省2025年度(第三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名单正式公布,常州市共有五个项目成功入选,覆盖了城中村改造、历史街区复兴、闲置资源盘活、智能建造应用和产城融合片区更新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1个项目被评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标志着常州在城市更新工作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省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实践样本。

本次入选的五个项目各具特色,展现了常州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创新探索。钟楼区老凌家塘城中村自主更新项目,面对配套设施滞后、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创新采用"自主更新+低效用地活化"路径,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组建平台公司等举措,实现"村民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出资",探索出了一条由政府引导、村民主导、市场参与的可持续更新之路。

位于常州老城核心区的南大街步行街产权人自主更新项目,则成功破解了产权分散制约统一更新的难题。该项目由泰富百货集团牵头,完成对31户分散商户的产权归集,总投资1亿元全部为企业自筹,是老城厢范围内第一个完成由企业投资的更新项目,开创了"市场主导、政策创新"的特色发展道路。通过引进首店品牌、融合多元业态,重塑了街区商业活力,为老城厢复兴提供了新范式。

南大街

中心城区闲置医院养老服务综合改造项目,则是对存量资源盘活的生动实践。原妇幼保健院搬迁后长期闲置的建筑,通过"保留+改造+新建"的方式,转型为集康复医疗、专业照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服务中心,有效回应了老城厢范围内老龄化程度高、康养服务供给不足的民生需求。多部门联动、优化审批流程等创新举措,为类似项目的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原妇幼保健院

新北区龙虎塘中学改扩建项目代表了智能建造在城市更新即有建筑改造的最新应用。项目在保留校园历史文脉的同时,广泛应用BIM技术、数字孪生、AI建造平台等智能手段,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超30%、管理成本下降约20%的显著成效,为"城市更新+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提供了示范案例。

作为片区级更新代表的新北区高铁站南产城融合片区综合更新项目,通过搭建"1+N"政策体系,探索股权合作、以地换房、自主更新等多元化实施路径,创新审批机制和投融资模式,致力于打造"混合型创新社区",推动站南片区从低效工业区向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转型。

这批试点项目围绕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注重民生诉求,积极探索政策机制与实施路径创新,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各项目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常州市住建局出台了《常州市城市更新中既有建筑改造中工程管理意见》,着力破解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形成了策划、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常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对试点项目的跟踪管理与服务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提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与实践案例。同时,积极配合省住建厅做好督查评估工作,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为推动全市乃至全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五个项目同时入选省级试点,不仅是对常州市城市更新阶段性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它们如同一个个生动的“实验室”,正在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进行着前沿探索。它们的实践成果,将为常州市乃至江苏省下一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宝贵的“常州智慧”与“常州方案”,助力城市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建设人民满意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通讯员 李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