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基 企业为要 服务为本 海门规上服务业两位数增速领跑全市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31 18:03:00
作为南通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海门紧紧把握产业结构优化与大交通建设推进的双重机遇,将现代服务业打造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1至8月,全区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位列全市首位。成绩的背后,是海门“项目为基、企业为要、服务为本”三位一体的系统推进,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共生。
骨干企业挑大梁 重点行业竞风采
招商局工业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紧抓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升级机遇,投资建设“船舶与深海装备智能控制及网络安全创新中心”,成功攻克船舶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难题,助力船舶海工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今年1至8月,企业营业收入突破7188万元,以实绩印证了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的高“含金量”。
在海门,像这样的“增长先锋”并非个例。专注人力资源服务的南通佩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规模“跨越式增长”。企业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人才、缺系统的痛点,推出一站式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今年1至8月公司营收达1.5亿元,同比增长241%。浪潮运通(江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为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今年1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3549万元,同比增长50%。
重点企业的快速成长,带动了行业整体“春色满园”。今年1至8月,海门规上服务业核算涉及的10大行业中,7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招商满弓劲发 项目落地生金
10月8日,海门经开区签约落地3个重点服务业项目,这是今年海门服务业招商的又一成果。
翻开招商“成绩单”:1至9月,全区新签约服务业项目50个,新开工固投类服务业重点项目19个,新入库营收类服务业重点项目46个。通过南通认定的服务业项目,在数量、规模和质态上均位居全市前列。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生命线’,招商是‘动力源’。”海门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先进制造业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海门系统布局了7大生产性服务业和9大生活性服务业,并组建10个重点服务业行业专班,推动专班与区镇、国企条块融合,整合驻外招商局、专业化中介机构等资源,构建“全区一盘棋”的招商体系。为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海门还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项目签约后即配备“项目管家”全程对接。
在海门的服务业版图中,“数字文化+文旅”成为最亮眼的板块之一。海门围绕消费群体和应用场景,在謇公湖和东布洲等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布局数字文化与文旅融合业态,构建了“电竞赛事+文旅”“足球赛事+文旅”“影视动漫+文旅”等特色板块,重点引进了电竞中心、洲际花博园、陆地游轮、云栖星境文旅营地、海门足球俱乐部和謇公湖、东布洲两个微短剧影视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服务精准滴灌 纳统加速奔跑
截至目前,海门全区新申报进规服务业企业23家,总数位列全市第二。其中月度进规14家,占全市服务业月度进规总数的16.9%,成为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的“主力军”。
为壮大规上企业队伍,海门今年启动“四上”企业培育入库百日攻坚,形成“部门联动、区镇协同”的工作机制。10个重点服务业行业专班牵头,联合统计、税务等部门,对全区规下服务业企业及新运营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培育库”,并对有潜力的企业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
各区镇也结合自身优势,打出“培育组合拳”。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排头兵”,海门经开区专门组建服务业发展专班,与海门街道联动,“地毯式”走访企业。“我们既关注存量企业增长,也注重增量企业引进。”海门经开区专班负责人介绍说。海门高新区则依托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优势,聚焦科技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精准发力,新进规3家重点服务业行业企业,进一步壮大了科技服务产业集群。
通讯员 刘海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