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跑起来”|携手北斗,小小便捷X光机破解医学影像困局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2 20:54:00
一台和单反相机差不多大小的便携式医用X光机及其背后“跑起来”的海量数据,将改变医学影像领域长期存在的困局。以往,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尤其是X光影像数据难以安全、高效地实现互认与共享,而移动医疗场景下,传统X光设备常面临影像质量不稳定及空间定位精度不足的挑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江苏省数据局了解到,由天基北斗(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高精度人体移动影像数据可信空间场景于近日入选2025年10月江苏公共数据“跑起来”场景县(市、区)实践案例名单,随着相关技术的深入应用,这些问题正迎刃而解。
“该项目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及X光机影像分析技术,聚焦应急救援与院前急救场景,构建基层医疗健康领域的跨时空数据融合协同平台。”据介绍,通过北斗技术实现移动医疗场景下患者体征数据的实时定位与动态追踪,结合X光机影像的智能分析,将形成多模态医疗数据链,并支持多方联合建模与远程诊疗。
该场景所使用的天基北斗便携式医用X光机体积只比单反相机大一点,重量仅有1.8千克。值得一提的是,其拍摄一张X光照片的放射线辐射量要远小于医院的传统设备,特别是可以避免转院时要再次拍摄的问题,不论是对医生、救援人员还是患者,都更加安全可靠。
据介绍,该设备特别适用于紧急情况或医疗薄弱的地区使用,可随时拍摄X光片,并对患者伤情进行确认。而在拍摄的同时,X光片、位置等信息可上传至系统,供拥有权限的人员参与诊断,实现远程会诊等。
现阶段,该场景主要数据资源共6个,均为通过省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获取的公共数据,包括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学影像云平台、急救管理与应急指挥信息库、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等。
目前,在远程会诊场景方面,已搭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平台原型,实现了三家试点医院间影像数据的安全传输测试,并开发了具备多方协同标注功能的会诊工具。与此同时,智能治疗场景也正逐步变为现实,目前已构建治疗决策知识库框架,完成治疗建议引擎的算法设计,治疗过程追踪系统亦在有序开发中。
相关数据不仅可实现安全可控的跨机构互认与共享,更为重大疾病研究、健康趋势分析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模态数据支撑。
具体来说,除了面向应急医学救援的快速响应系统,实现伤情影像与事发位置的实时联动,为优化救治方案提供关键决策支持,还可搭建基于地理流行病学特征的疾病筛查与诊断系统,提升对地域性高发疾病的识别能力;以及构建动态可视化疾病分布地图,服务于区域性疾病监测预警与防控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公共卫生治理的数字化与精准化等。
随着该场景深入应用,未来相关产业生态也将培养壮大。以“北斗+医学影像”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游将刺激集成北斗定位模块的移动式、便携式高端医学影像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中游将催生基于精准位置服务的移动医疗筛查、远程影像诊断等新兴服务业态;下游则将推动医疗时空数据治理、分析服务与数据要素市场化运营等新产业环节的形成,最终构建起涵盖“硬件研发-软件服务-数据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