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扬州市监委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集中整治工作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3 17:46:00

会议现场

去年4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纵深推进基层正风反腐。一年多来,整治成效如何?10月30日,扬州市监委向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截至今年10月,扬州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519件、处分2906人,挽回经济损失8.32亿元。

去年以来,市监委以超常规举措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殡葬、养老服务6个全国性专项整治及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民生领域服务外包突出问题2个省级重点整治项目,协同有关职能部门抓好整治拖欠环卫工人工资、涉企行政执法等16件具体实事。“整治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报告表示。

在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中,市监委推动市教育部门牵头制定“联动调研智慧监管行动计划”,发现整改问题1613个,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校园餐”领域问题131人,推动职能部门健全完善制度30件,办理典型实事27件。推动具备自主经营条件的564所中小学食堂实现“零承包”,全市中小学“互联网+明厨亮灶”、校园膳食家长委员会,已实现全覆盖。

在攻坚治理农村“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中,市监委指导各级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截留私分、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679个,处分562人;推动农业农村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资”大起底行动,新增到村资产14.91亿元。

在深入治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中,全市深入查纠乡村振兴资金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92个,处分240人,清缴追回资金2408.8万元。邗江公道镇谷营村集体“三资”监管、宝应县“以图管地”、仪征市镇村小微工程“三库一平台”等一批治理成果受到上级肯定推广,目前正探索在全市面上推进。

在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中,市监委联合有关部门重拳出击,严查靠医吃医、欺诈骗保等问题,狠刹拿回扣、收红包等行业歪风,立案380人、处理处分406人。监督推动医保部门与多部门协同发力,检查“两定”机构4934家次,追回医保资金近2.5亿元。推动开展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便捷就医”行动,基层医疗“便民惠民”行动,打击非法行医“春雷”行动、新特药房“公开透明”行动,推动60项民生实事持续落地,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中,立案163人,统筹多部门协同纠治并举,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整改问题1626条,返还群众财物240余万元。推动市本级、高邮、广陵等地打造“颐养社区”品牌项目,建设老年助餐点,让老年服务更有温度。

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监委聚焦国家监委明确的具体实事,集中解决了衣、食、住、薪以及救助、执法等方面实事873件,会同职能部门,推动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市142家医疗机构已全部接入省健康云影像平台,为患者节约重复检查费用1733.51万元。不动产登记等一系列服务模式成功化解13个项目、4321套房屋“登记难”问题。主动化解帮助900余名环卫工人端午节前足额领到拖欠工资。落实专账核查,新纳入救助保障1070人,建成运用“扬州涉企行政检查服务一体化平台”,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里感受到整治效果。

市监委把集中整治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互贯通、协同推进,去年以来全市查处“四风”问题1203起,处分1251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66批171起,部署推进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市监委表示,将围绕“6+2”全国、全省整治项目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沉疴积弊,以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征订教辅购买校服领域突出问题整治3项“突击战”为突破,集中力量攻坚,见到扎实成效。

通讯员 蒋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裴睿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