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在马浪湖林场参天大树下探访“绿票”的生态密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5 22:24:00

扬子晚报网11月5日讯(记者 薄云峰 实习生 潘伊笑)深秋,洪泽湖畔的宿迁市泗洪县马浪湖林场,79亩的树林郁郁葱葱,杨树、松树、柏树、银杏树参天挺立,枝叶茂盛,秋风习习,鸟鸣阵阵,空气中饱含林木的清香气息。远看林场美景,宛若一副色彩斑斓的油画……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的央媒和省媒记者在这片“城市绿肺”中,现场探访宿迁在林木保护的生态密码。

马浪湖林场的美景。 薄云峰 摄

泗洪坐拥洪泽湖、骆马湖、天岗湖,淮河、淮洪新河、徐洪河、老濉河等河流穿县而过,泗洪的林木和湿地资源丰富,作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县城,泗洪在生态保护工作上,在全国首创“土地+森林”资源资产组合出让机制,简称“泗洪绿票”,打开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双向通道,找到一条可循环的生态补偿新路。

 泗洪云翼(福麟)项目负责人陈业介绍绿票项目。 薄云峰 摄

“泗洪绿票”用最形象的语言解释,就是购买者在生态保护中购买的“绿色账户”,国有建设用地竞得人通过购买“绿票”,为项目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买单”,既完成生态空间占补平衡,还能获得林木作为生态产品的收益。

站在郁郁葱葱的杨树林前,泗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级科员尹兆楠指着周围的参天大树介绍,“‘绿票’是泗洪县限量推出的针对在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中项目建设对地块所在生态空间的生态产品价值总量增减产生的券。”

绿票项目培育的林场。 薄云峰 摄

凡符合条件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时,竞得人可以从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中心购买因建设导致的生态恢复和生态空间治理所需成本的“绿票”,完成生态空间占补平衡。“面前的这片公益林是‘绿票’生态产品项目供给基地,‘绿票’购买方在此后15年都可以从这里获得收益。”

近年来,泗洪县不断探索“两山”双向转化路径,推出了“绿票”交易模式:泗洪县资规局在拟出让符合“绿票”模式出让条件的地块时,提出组合出让建议,统计局组织机构核算地块生态产品价值总量,“绿票”办再结合不同土地规划用途调整调节系数,两者结合后,形成“绿票”价值。

审定通过后,配置杨树林等生态产品项目“绿票”证。地块出让后,竞得人在交易平台购买该地块配置的“绿票”证。购买人每出资1元,可以从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购得1枚“绿票”,收益期15年。

江苏云翼旅游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泗洪云翼(福麟)项目通过土地招拍挂手续拿到了156亩住宅用地,由于该地块原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企业需要购入“绿票”,进行生态修复补偿。通过第三方评估和政府审定,企业最终购买了21.9万枚“绿票”,花费21.9万元,享有马浪湖林场10.9亩杨树15年的收益权。

“我们购买‘绿票’,是资规局推荐的,公司本身对这个项目也比较感兴趣。”泗洪云翼(福麟)项目负责人陈业介绍,‘绿票’项目收益相对较慢,但比较稳定,同时可以为泗洪的绿色发展作贡献。

尹兆楠介绍,此次林木收益权项目(“绿票”项目)按照土地所在生态空间的生态产品价值总量损失价值和用途调节系数结合的价值进行配置,不但完成了生态空间占补平衡,还能让竞得人取得收益分红。

据了解,针对“绿票”变现难问题,泗洪县设立了“绿票”生态产品项目库,包括经济林木、泗洪生态蟹、泗洪生态米等项目,开展项目经营、企业运营、集体增收等。截至目前,泗洪已完成7笔“绿票”交易。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