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打通“最后一公里”,海安党员教育成果落到“行动中”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6 21:17:00

11月5日下午,海安市雅周镇党委党校内座无虚席,“江海先锋基层行”优秀微党课观摩暨党员基本培训农村(社区)专场活动正在进行。台上,来自基层的党组织书记、社区民警、乡村振兴带头人轮番登台,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党建引领下的治理实践与发展故事;台下,来自全市各乡镇的党员代表凝神倾听,不时响起热烈掌声。这场活动,是海安持续推动党员教育向基层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生动缩影。

阵地建到“家门口”,党员教育“触手可及”

主课堂内气氛热烈,分课堂里同步聆听。活动当天,依托乡镇党校“主课堂”与基层远教站点“分课堂”直播联动,全市238个村(居)站点超1.5万名党员“同上一堂课”。“以前听优质党课要往市里跑,现在课程送到‘家门口’,学习方便多了。”大公镇姜桥村党员贲呈程在参加培训后感慨道。

近年来,海安高标准建成10个乡镇党校,构建起以乡镇党校为主体、远教站点为延伸的党员教育阵地网络。全市绘制“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分布图”,整合红色场馆、现场教学点、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打造4条党员教育精品线路,着力构建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党员教育服务圈。线上则打造“海安先锋”融媒体平台,让党员随时随地“指尖学习”。

为进一步扩大优质培训资源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海安创新建立乡镇党校“季度轮值”制度,通过“1个主课堂(轮值乡镇党校现场)+N个分课堂(其他乡镇党校+远教站点)”的云直播架构,把精品课程实时送到基层一线。目前,线上线下覆盖党员超5万人次,有效实现“一地上课、全域受教”。

课程送到“心坎上”,精准滴灌“有声有色”

“党课不能‘一刀切’,必须贴近党员实际、回应基层需求。”海安市委组织部远程办科室负责人表示。

为此,海安实施“乡土好课程”开发计划,围绕政治理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市镇两级系统定制100门本土化课程,形成课程“菜单”,完善“乡镇点单、党校送课”机制。同时,依托“联学联训”体系,动态建立“乡镇党校师资库”,吸纳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业骨干等60人入库,推动师资精准匹配党员需求。

在“江海先锋基层行”活动中,7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依次登台,从“幸福党建来敲门”的治理良方,到三十年如一日的为民初心,再到党建引领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一个个源自一线的鲜活故事,沉淀为可学可用的工作方法,成为基层破解难题的“参考答案”。“这样的培训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现在更清楚该怎么干了!”参加培训的海安街道党员花海兰如是说。

成果落到“行动中”,学用转化“见行见效”

海安党员教育的课堂不只有桌椅和PPT,更多时候,它就在田间地头、车间厂房、社区楼道。

“光听课不够,得动手做、现场看,才能真正学会。”一位参与跨镇研学的年轻党员这样说。海安把课堂搬进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地一线,组织党员边看边学、边学边议。跨镇研学、联合研讨成了新常态,党员们在实境中找问题、在现场里练本领。

学得怎么样,不能靠感觉。海安建立起“问卷+听课+数据分析”的跟踪反馈机制,实时收集学员意见,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哪里讲得好、哪里没听懂,数据会说话。”党校教师桑韵欣透露,“我们现在调课、改内容,越来越有依据。”

“党员教育不是‘走过场’,而是要真正激活党员细胞,筑牢组织根基。”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钱旭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资源供给,强化实践转化,推动党员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让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现实力量。

通讯员 苏海远 苏丹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