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AI-AR术中定位技术实现“精准打击”,肺结节手术在淮安进入新纪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7 15:59:00

王亚勤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

扬子晚报网11月7日讯(通讯员 王惠 王宇 记者 朱鼎兆)近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成功开展淮安市首例AI-AR术中定位技术结合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家住淮安市清江浦区的郑女士(化姓)被肺小结节问题困扰许久,此次终于借助先进技术得以精准解决,目前她恢复良好,已能正常生活,标志着淮安肺小结节精准诊疗正式迈入微创化、智能化新阶段。

事情要从一年多前说起,当时郑女士在体检中首次发现肺小结节,因结节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然而今年复查时,她被告知肺小结节稍有增大,这一变化让郑女士瞬间陷入焦虑,“总担心结节会恶化,晚上睡不着觉,饭也吃不下”。为了找到靠谱的解决方案,郑女士多方打听,得知淮安市二院胸外科王亚勤主任在肺小结节诊治领域经验丰富,便专程前往寻求帮助。

王亚勤主任接诊后,仔细研读了郑女士的胸部CT影像。尽管其左上肺小结节不足1cm,属于较小病灶,但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和对影像细节的精准把控,王主任判断该结节大概率为恶性,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听到“手术”二字,郑女士又犯了难,“我怕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影响后续生活”。针对她的顾虑,王亚勤主任耐心解释,详细介绍了淮安市二院胸外科成熟开展的“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该技术仅需一个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彻底打消了郑女士的担忧,她当即决定接受治疗并办理了住院手续。

入院后,郑女士完成了各项术前检查,结果显示无手术禁忌证。王亚勤主任团队进一步分析病情:考虑到郑女士年龄较轻,且肺小结节位置较深,为最大限度保留其健康肺组织,团队决定创新采用最新的AI-AR技术进行术中定位。相较于传统定位方式,传统肺小结节定位需在CT引导下进行,患者需反复暴露在射线中,且术前定位易让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此次应用的AI-AR术中定位,在手术室患者麻醉后操作,不仅避免了射线暴露风险,操作时间仅需5分钟左右,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焦虑。

王亚勤主任运用AI-AR技术为患者肺结节精准定位

定位完成后,王亚勤主任团队随即为郑女士实施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术前三维规划与术中AI-AR精准定位的双重保障下,手术医生精准找到病灶位置,顺利切除病变肺段,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了健康肺组织。整个手术历时仅1小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也验证了王亚勤主任的判断——结节确为恶性。术后,郑女士平稳安返病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恢复情况良好,“现在感觉身体轻松多了,没想到手术这么顺利,恢复也比我预想的快,更没想到自己能成为淮安首个受益于这项新技术的患者”。

淮安市二院胸外科长期致力于肺小结节的精准诊治,此次率先引入并成功应用AI-AR术中定位技术,结合成熟的单孔胸腔镜技术,进一步完善了从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众多肺小结节患者带来了福音。王亚勤主任提醒,肺小结节患者不必过度恐慌,但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旦发现结节有变化,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保障肺部健康。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