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连云港赣榆区:暖“新”港湾,与新就业群体实现“双向奔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7 22:14:00

今年以来,连云港赣榆区聚焦新就业群体在生活便利、技能提升、劳动权益等方面需求,持续深化“新心相连 榆快服务”党建品牌,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物流园区等各类阵地资源,精准服务,深化关爱,扎实推进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提质升级。

组织新就业群体参与手工月饼制作活动

深入调研绘蓝图,服务有了“导航仪”

为实现需求端与供给侧的精准匹配,赣榆区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动区委社会工作部、市场监管局等5个部门深入一线开展走访调研,全面收集新就业群体在规模结构、地域分布、服务需求三大方面共121项关键信息。

依托“1+5+N”“红色矩阵”体系(1个区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5个行业服务枢纽为支点,N个社区、商圈“暖心小栈”为末梢),对服务站点布局进行系统优化,实现了商圈、社区、交通枢纽等新就业群体活跃区域全覆盖,目前,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共计102个,今年新打造5个,优化提升51个。并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配备饮水机、应急药箱及免费Wi-Fi等暖心设施,50余家站点还增设阅览角、政策咨询区等功能模块,切实打造集休息、补给、学习、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节点。“以前办手续,找窗口、交材料,全是自己来。现在‘货车司机之家’配备了帮办员,全程指导协助。我这给新车上牌,一趟就搞定,效率没得说!”前来办证的沙河镇郑巷村货车司机梁永新点赞道。

外卖骑手参加猜灯谜活动

机制创新注活力,站点变身“能量站”

为确保站点建得好、用得住、活起来,赣榆区着力构建“区级指导、镇级负责、站点主抓”的协同管理机制,明确站点管理主体和责任人,建立日常维护、物资补给、安全巡查等制度,创新推行“基础服务+特色活动”模式。

“开海在即,这场培训来得太及时了!请来了快手、抖音上的头部主播现场教学,教的那些话术和互动技巧全是干货,这下我直播更有信心了!”刚参加完培训的海头镇海前村村民王子璇兴奋地分享道。今年以来,赣榆区依托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每月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调适沙龙、法律知识讲座等活动共计80余场,为新就业群体持续补充“精神能量”与“技能补给”,累计参与人数超1600余人。

在黄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以“山海连新 榆她同行”为主题的权益保障讲座正温暖开讲。活动现场,三十余位新就业群体女性从业人员齐聚一堂,专业律师围绕婚姻家庭、劳动保障等热点问题,通俗易懂地讲解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在互动环节更是争相提问。这生动的一课,将专业的法律知识化作守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的坚实盾牌。

外卖配送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暖心服务显担当,城市处处“暖心底”

为提升新就业群体幸福指数,赣榆区围绕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全年不间断地提供多元化、有温度的服务,真正实现服务不停歇、关爱不断线。酷暑时节,赣榆区开展“夏日清凉 榆新守护”系列活动,在吾悦广场、时代广场等8处商圈设置“爱心补水站”,持续供应免费绿豆汤及矿泉水,累计服务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超1200人次,打通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最后一公里”。联合区城管局、区总工会等部门精准定向投放“防暑爱心礼包”400余份,通过开办“爱心暑托班”,累计接收新就业群体子女80余名,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暖心升级。

从“夏日送清凉”的细致关怀,到“暑期爱心托管”的家庭支持;从“金秋助学”的梦想助力,再到“暖‘新’冬日”的寒冬守望,四季不同,但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始终不变。“以前总觉得我们是城市的‘过客’,现在有了这些站点,感觉被惦记着、被尊重着,干活更有劲头了!”网约车司机宋明昊感慨道。

如今,在赣榆区,一个个小而精、暖而实的服务站点,正如同星星之火,点亮新就业群体的奋斗之路。下一步,赣榆区将持续在服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参与常态化上下功夫,增强新就业群体融入感、归属感、获得感,推动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通讯员 刘坤 杨晶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