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江苏—寻找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⑨|镇江“五年深耕营商环境只为“镇合意”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0 17:00:00
跨省建信用体系 老街更新焕活力
镇江“五年深耕营商环境只为"镇合意”
![]()
改造焕新后的京畿路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镇江京畿路这条百年老街热闹非凡,累计接待游客超23万人次。热闹背后,是当地探索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老城更新与营商环境优化模式。事实上,镇江优化营商环境早有布局,已连续5年印发“镇合意”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近日“赢在江苏——寻找2025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全媒体采访团专程到访,挖掘其独特智慧与成功经验。
“镇”速度
聚焦企业生命周期 “一件事”赋能
说起镇江,丹阳眼镜必然是绕不开的城市名片,年产镜片4亿多副,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与此同时,浙江台州则是镜架主产地。两市共同构成了全国眼镜产业核心集聚区,产业链完善、规模庞大、市场辐射广泛。为此,两地市场监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探索眼镜行业信用体系共建模式,通过信用信息共享、评价标准共建、联合惩戒与修复及产业赋能升级。通过充分整合两地资源,联合起草发布《眼镜行业信用合规指引》,围绕主体登记、知识产权、产品质量、网络营销等全链条,梳理出13类高频风险点,为企业提供从风险预警到信用修复的“一站式”合规解决方案。
为破解企业 “准入、准营、变更、退出” 等环节难点堵点,镇江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企业从开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系统性推进信息变更登记、开办餐饮店、个转企登记、迁移登记、数据填报、注销登记等六个关键环节 “一件事” 改革,通过 “线上数据深度融合、线下资源物理整合”,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理企业开办一件事 4825 件、变更一件事 5672 件、迁移登记一件事 299 件、注销一件事 3871 件、“个转企” 一件事 184 件、开办餐饮店一件事 191 件;企业办事时限平均压缩 60%,申请材料平均精简 73%,“一网通办、一窗通取” 实现 “最多跑一次” 或 “零跑动”,经营主体满意度显著提升。
“镇”可见
政府引领,激活老城文商旅融合发展
走在改造焕新后的京畿路上,既可以享受烟火气带来的舒适,又可以触摸城市脉络。这条新晋网红打卡路,全长506米,沿街分布有民宅官邸、骑楼商铺、碑石牌坊,青砖小瓦,曾创下单日近6万人次的游客。而这一切源于政府引领,创新探索“政府少量投入+企商资本进入+商铺协商自治”的“微更新”模式,并依托“专班专项推动”机制精准发力,成功将京畿路百年老街打造为网红文旅地标。
![]()
京畿路上网红打卡点
金山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少量投入资金,对破损墙面修复、空中飞线治理等,通过积极引入企商资本参与房屋修缮、店面改造。首批引进的主理人根据市场规律和业态需求进行投入,打造了众多高品质美陈店铺,显著提升了建筑品质和商业价值。鼓励并引导沿街商户成立自治组织或联盟,在街道专班指导下,协商制定街区美化、亮化、管理公约等,实现了从“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共建家园”的转变。目前,京畿路街区实现了华丽蝶变,成功破解了老城更新资金少、协调难、活化慢的普遍困境,以“微更新”实现了“大效益”。
“镇”可感
从“制度型服务”走向“便民型服务”
今年来,镇江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推动执法服务方式的转变,从走流程的“制度型服务”向走心的“便民型服务”转型升级。
江苏云鑫运输有限公司去年12月份有意向申请液氯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但该企业是一家从未涉足过运输业务的企业,对道路危运开业条件以及后续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清楚,接到企业的咨询信息后,镇江市交通执法支队高度重视,由支队长凌建锋为组长,抽调5名专家组建了帮扶小组赶赴企业进行业务指导,通过专题研讨、现场踏勘等方式,解决了该企业开业及安全管理中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扫清了企业获批许可、业务开展、安全管理上的相关障碍,一方面让企业少走弯路,避免无效投入,减少了近上万元的成本浪费;另一方面,助力企业的24辆危运货车早日投产,提前收获近100万的产值。
![]()
远程体检专柜可进行驾驶人现场检测
镇江京口区数据局联合京口区总工会打造的24小时自助服务驿站,实现政务服务“7*24小时”不断档,为办事群众、企业职工和户外工作者精心打造一个集办事、休息、学习、交流于一体的暖心港湾。记者特别注意到,政务服务专柜可进行身份证复印、居民户口簿打印、驾驶证信息查询、营业执照打印、经营异常信息查询等12类个人“一件事”和12类涉企“一件事”自助线上查询、办理。远程体检专柜可进行驾驶人现场检测,体检报告实时上传至交管系统,体检照片与表单打印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闭环,较传统流程节省80%以上时间成本。
句容市构建“制度引领+服务保障+赋能发展”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聚焦外向型企业“出海难”“成本高”“信息不畅”等痛点,整合服务、政策、平台三大资源,有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组建“出海服务联盟”,整合亚马逊、阿里国际站、淘天集团、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彦德国际等平台资源,服务链条覆盖平台销售、参展服务、出海咨询规划等,为企业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
“临港之窗·警企e心”综合服务中心
句容市公安局围绕下蜀镇产业集群特点,将企业警务前移至企业“家门口”,精心打造“临港之窗·警企e心”综合服务品牌。开设业务办理专窗和涉企服务咨询服务两类窗口,服务热线、公告专栏、微信互通3种线上渠道,真正做到“零距离”服务企业群众。配齐“专窗+专人”的服务队伍,配置“三网融合”(政务专网、互联网、公安内网),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梳理形成拟办理交警类、确认类、咨询类、宣传类等19个高频事项。
权威访谈:
创新实施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
镇江市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展现出了持之以恒的决心与行动力,截至目前,已经连续5年印发“镇合意”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今年以来,镇江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将工作重点聚焦于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积极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
近日,就镇江市创新实施了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等相关工作,镇江市发改委副主任孙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2025年行动方案已发布,聚焦什么内容?
孙力:《行动方案》聚焦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等五大环境建设,直击企业关切,推出29项年度重点任务,以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记者:与此前相比,有哪些方面做了优化升级?
孙力:主要是:政策环境再优化:设立“政策计算器”,实现惠企政策自动解析、精准推送;依托“一企来办”平台实现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市场活力再激发: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企业开办全流程系统办理时间控制在0.5天内;优化工业企业“零材料交地即发证”“无还本续贷”等不动产登记服务。政务服务再提速:落地“国际航行船舶出口岸查验一件事”等特色应用场景;创新环评与排污许可证审批,实施告知承诺制、“两证审批合一”。法治护企再加码:推动政府机构失信案件、2年以上未结破产案件动态清零;制定《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法律服务工作指引》;推动商会调解法庭全覆盖。政商关系再升温:建立登记失业24小时响应机制,持续开展服务企业调研走访行动。
记者:镇江市在全国市级层面率先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以改革创新“硬招子”回应企业反映的“多头检查”问题,推动实现“执法无事不扰、服务无处不在”的监管新格局。目前实施的情况怎么样?
孙力:2024年底,镇江市印发《关于开展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公布试点地区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及重点监管事项清单的通知》,在句容市、京口区、镇江经开区部署开展试点工作,明确27家“白名单”企业及20项重点监管事项,要求原则上不对“白名单”企业开展重点监管事项以外的行政检查。2025年7月底,印发《镇江市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覆盖全市8个板块,“白名单”企业数量扩大至369家。
记者:如何才能纳入“白名单”?
孙力:《方案》严格落实涉企行政检查分级分类监管要求,从依法经营、企业信用、合规建设、社会评价等多维度综合评定确定“白名单”企业,并通过摸底推荐、地区初审、市级复核联审及公示等程序确保名单公信力。此外,市发改委将联合各部门持续做好“白名单”企业的动态管理,每半年开展一次资格审查和增补工作。
记者:“白名单”制度有什么示范意义?
孙力:“白名单”制度不仅是镇江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全国地级市中首次系统构建起以信用为导向、以规范为路径、以服务为目标的现代化监管体系。我们将持续推进制度的落地、优化,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国涉企行政监管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镇江经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凤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