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 共富江苏|庆丰村:稻花香里话共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1 17:53:00
【开篇语】
沃野生金,千村竞秀,画卷铺展,共富成景。在“十四五”收官的丰收季里,江苏乡村正以奋进之姿,书写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
![]()
满地金黄,谱就“丰收乐章”。
金秋十月,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的田野被金色稻浪铺满。风吹过,稻穗摇曳,阳光从云隙间洒下,镀亮了希望的土地。机器的轰鸣声与农人的笑语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动人的丰收乐章。这片被誉为“江苏第一方”的稻田,正以蓬勃的生机,书写着共同富裕的现实答卷。
一方稻田起浪花
从“空壳村”到“江苏第一方”
回望2018年,庆丰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只有2.6万元,是溧阳市的经济薄弱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撂荒,资源闲置,成为“空壳村”。面对困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洪骥立志“让土地重新活起来,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从那一年起,庆丰村以党建为引领,启动土地流转改革。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流转了5000多亩土地,把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2019年开始的这场“盘活行动”,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经过几年努力,庆丰村从“苏南第一方”升格为“江苏第一方”,优良食味品种南粳46高产田块亩产达809.9公斤,杂交粳稻绿色丰产优质攻关研究最高田块亩产达1062.29公斤……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1.86万元提高到近4万元。
![]()
村庄变身“网红打卡景区”
如今的庆丰村,田成方、路成网、水成景。广袤稻田连片铺展,民宿、工坊、餐厅星罗棋布。村庄不再静默,它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共同富裕,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条正在延伸的幸福大道。
一粒稻谷见初心
科技赋能“良田出良品”
金风送爽,庆丰村6000亩南粳46优质稻米核心种植区,一片金黄。常州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松站在田埂上,望着翻滚的稻浪,笑容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南粳9058这个品种的优点就是早熟,比南粳46要提早半个月上市,口感也很好。”王林松说,“一亩地能多收三百块钱,农民种优质稻的积极性更高了。”
在他看来,庆丰村的稻田,不只是种粮的地方,更是现代农业的实验田。王林松带领团队引入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团队的技术支撑,采用精量播种、智慧灌溉、集中烘干等新技术,让稻谷从种到收、从仓储到销售都有“科技含量”。
![]()
图3:科技赋能出“良品”
“好的品种、好的土地、好的管理,再加上科学的粮管,才能保质保量。”他指着田边的无人收割机说,“我们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200多户农民一起增收致富。”
目前,岁丰农业直接经营土地流转面积已达6000余亩,合作社综合服务面积更是扩展至3.8万亩。庆丰村逐渐形成了“党员带社员、先富带后富、大户带小户”的新格局,在共富的道路上,人人都有奔头。
一坛米酒酿幸福
农文旅融合的“甜产业”
沿着上沛河畔的小径走进“金色庆丰·艺术田野”,稻香渐渐变成了酒香。在这片稻浪深处,米酒工坊的木窗半掩,酒香氤氲,游客络绎不绝。
![]()
好米出好酒,好酒不愁客。
“好米出好酒。庆丰有优质的大米资源,这就是最好的原料。”国家一级酿酒师、江苏省非遗“溧阳乌饭酒酿造技艺”传承人潘叶飞笑着说。2019年,他投资300多万元建起米酒工坊,采用“前店后厂”模式,让游客近距离体验古法酿酒、亲手封坛、品鉴酒香。
如今,工坊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我们的酒,不只是产品,更是一种乡愁。”潘叶飞说。
与米酒工坊相邻的,是“风吹稻花民宿”。民宿主人把老房翻新为民宿,推开窗,稻浪如海,风过处,稻花翻滚,金波荡漾。
从“农业+科技”到“农文旅融合”,庆丰村以产业为轴、以文化为魂、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农民富、治理善的共富之路。
如今,工坊、民宿、生态餐厅等项目,串联成了一条“稻香文旅线”。
在这片沃土上,农民变股东、土地变资产、文化变产业。稻浪翻金、米酒飘香、民宿生辉,庆丰村正以诗意的田园气息,谱写新时代乡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专家点评】
为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长久之策。“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其关键要用好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依靠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做好以“一方稻田”、“一粒稻谷”、“一坛米酒”为代表的“土特产”文章,为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示范样本。
(江苏省社科院财贸所所长 张立冬)
策划: 沈春宁
文字:路叶 摄影:范晓林
摄像:朱君贤 剪辑:汤清宇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