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视频|重度营养不良,19岁男孩腹胀如鼓,医生两小时破除致命肠梗阻!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2 11:18:00

扬子晚报网11月12日讯(通讯员 王惠 王宇 记者 朱鼎兆)“孩子肚子胀得像绷紧的皮球,哭着喊疼!”近日,在家人焦急的呼喊中,19岁男孩小俊(化名)被紧急抬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小俊蜷缩在病床上,腹部隆起明显,按压时痛苦呻吟,全身皮肤干瘪松弛,四肢细弱如孩童。经该院胃肠外科姚丹博士团队急诊手术,仅用2小时便破除致命梗阻,为小俊抢回生机。

小俊(化名)送至医院时腹胀如鼓

据小俊家人介绍,小俊自幼确诊智力低下,生活无法完全自理,7年前因先天性巨结肠在外地医院接受手术。近半年来,小俊反复出现腹胀、腹痛症状,曾在当地诊所输液缓解,但此次症状突然加重——不仅腹胀如鼓,还伴随疼痛难忍,家人察觉情况危急,连夜驱车送往淮安市二院。

小俊(化名)送至医院时腹胀如鼓

入住消化内科后,值班医生立即为其完善检查,结果数据更令人揪心:小俊身高140cm、体重30kg,BMI(身体质量指数)仅15.3,远低于成人正常标准(18.5-23.9),符合重度营养不良诊断;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电解质紊乱;腹部CT清晰显示,小俊肠系膜扭转导致部分小肠梗阻及全结肠高度扩张,若不及时干预,随时可能引发肠坏死、感染性休克。消化内科赵茗茗医师立即联系胃肠外科姚丹博士进行会诊,共同研究治疗方案。

“必须立刻手术!”胃肠外科姚丹博士在快速评估病情时,发现小俊因长期营养不良,腹壁脂肪薄弱,肠管耐受缺血能力极差,且既往手术史可能导致腹腔粘连,增加手术分离难度。为抢时间,医院立即开通“急危重症绿色通道”:急诊科同步完成术前禁食禁水、胃肠减压;麻醉科提前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检验科15分钟内出具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关键报告;手术室预留专用手术间,术前准备同步推进。

术中果然如姚丹博士预判,小俊腹腔内肠管与腹壁存在多处“条索状粘连”,扭转的肠系膜已出现轻微淤血。团队采用“钝性分离+超声刀精准切割”的组合方式,一边小心松解粘连组织,避开血管密集区域,一边快速定位扭转部位,轻柔复位肠系膜。在保障正常肠管血供的前提下,团队精准切除病变的次全结肠,随后行末端回肠造瘘术,建立临时排便通道。整个过程中,麻醉团队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确保手术安全。

姚丹博士团队为患者手术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好转,太感谢姚博士团队了!”手术成功后,小俊家人握着医护人员的手再三致谢。姚丹博士表示,此类合并既往手术史、重度营养不良的急诊患者,救治关键在于“快、准、细”——快速启动多学科协作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精准判断病变范围避免过度损伤,细致操作与术后护理降低并发症风险。“此次案例也体现了淮安二院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一体化响应能力”,从急诊接诊到手术实施,再到术后康复,各环节无缝衔接,为特殊患者筑牢生命防线。”姚丹说。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