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借“光”兴农 海州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3 12:03:00

“你看这光伏板多整齐!以前咱村苗圃地就靠天吃饭,现在‘板上发电、板下种作物’,土地利用率提高了,收入也跟着涨了,日子比以前有奔头多啦!”昨天,连云港市海州区宁海街道海河村村民张明井笑着说。今年以来,海州区全力推进农光互补项目建设,2项市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其中,宁海街道海河村农光互补项目已稳定运营,新坝镇农光互补项目也正加速推进,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走进海州区宁海街道,昔日单一的苗圃基地已变身“光伏+农业”综合园区。由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市城建集团共同投资、江苏新能信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海河村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项目,已正式进入稳定运营阶段。该项目总占地570亩,将清洁能源开发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创造出“上可发电、下可种植”的立体发展模式。

“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直流侧36MWp、交流侧28MW,配套新建的10KV开关站占地2.2亩,总投资约1.5亿元。”新能信诚项目开发建设主管王其介绍,目前开关站与光伏区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投产后项目成效显著,年均发电量可达4567万度,年利税约500万元,每年还能节约标煤约1.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65万吨,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项目采用8米光伏阵列行距、3.5米光伏板离地净空高度的设计,最大程度降低对农业种植的影响,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约150万元,让土地“含金量”大幅提升。

另一边,作为市重点项目的新坝镇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农光互补示范园)项目,正处于紧锣密鼓的推进中。该项目用地总面积约1600亩,覆盖小荡村、王付村、普安村三地,总投资达4亿元,同样采用“上发电、下种植”的立体开发思路——上部计划建设96MW光伏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3亿度;下部则将高效种植中药材,未来既盘活土地资源,又为当地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约1000余个,每年为百姓增收2000万元,中药材种植环节更能带来每年200万元的固定收益。目前项目推进顺利,文勘手续已办理完成,小荡村土地协议签约基本结束,已具备进场条件

从570亩的“苗圃变光伏园”,到1600亩的“药材+光伏”示范基地,海州区的农光互补项目正以“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态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探索出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未来,随着两大项目全面投产,海州区将进一步借“光”蓄能,推动新能源与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更多“绿色答卷”。

通讯员 李丹 李姗姗 李易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