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揭牌、聘任、签约,扬州举办“双高协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3 17:02:00
![]()
大会会场
11月13日,“名城名校名企全方位融合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扬州“双高协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在扬州大学举行。现场举行扬州高新区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双高协同”试点及扬州高新区—扬州大学协同创新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双高协同”产业教授、科技副总聘任仪式,进行科技成果发布和项目签约。
![]()
现场观摩
园区与高校从“点对点”合作迈向“全链条”融合
江苏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张少华、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崔春霞、扬州大学校长刘巧泉、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扬州大学副校长韩杰,扬州市政府市长郑海涛、市政府副市长刘流、市政府副市长罗雪明等出席活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16日,省科技厅与省教育厅发布首批“双高协同”试点名单。其中,扬州高新区携手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跻身首批试点,三方将聚焦生物健康领域,以“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为核心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开辟该领域的全新创新赛道。
郑海涛市长致辞说,扬州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加快构建“613”现代产业体系,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3.1%,有效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超2500家、3200家,形成了梯次分明、活力迸发的创新矩阵,位居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力评价第41位。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园区是成果转化的主战场。举办本次大会,扬州将牢牢把握全省“双高协同”试点机遇,推动扬州高新区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从“点对点”合作迈向“全链条”融合,让高校的智力优势与园区的产业优势同频共振,让“好地方”扬州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高地”、科技创新的“强磁场”。
![]()
揭牌仪式
让更多“科研种子”找到产业沃土,创新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
“深化高新区和高校协同发展,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刘巧泉说,入选试点单位以来,扬州大学与扬州高新区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各类联合创新平台15个,初步形成生物医药创新研发集聚区,强化平台支撑;与高新区及重点企业签署8项重点协议,促进项目合作;与高新区拟成立协同创新工作站,推动人才交流和技术转移。展望未来,将进一步与高新区、南京农业大学和业界代表创新融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希望让更多躺在实验室的“科研种子”找到产业沃土,构建“研发—转化—应用—反馈”的闭环体系,让创新成果加速从“纸上”落到“地上”,让“双高”建设的红利,更直接、更有力地赋能产业升级、服务民生改善、助力国家战略。
![]()
聘任仪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依托在本次大会上揭牌成立的协同创新工作站,下一步,该市将优化并实时更新两个清单(企业技术需求清单、院校成果转化清单),形成固化的交流机制。以双高协同生物健康基金为支撑,完善科技型企业金融赋能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前期尽调,中期跟踪,后期退出的基金投资机制,力争围绕宠物经济,农业植保,创新医药集聚一批初创型企业。优化载体建设,打造双高协同实践基地,结合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的新要求,构建好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场所。
![]()
签约仪式
今年协同创新成效案例看过来
1、扬州大学焦新安教授团队与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完成合作对接,围绕动物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工艺优化等方向建立联合攻关机制。
2、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牵头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聚焦农药创制与应用领域前沿科学研究。
3、扬州普林斯聘请扬州大学刘汝章教授担任技术顾问,专项开展阳离子脂质LNP5合成工艺研究,破解企业技术难题。
4、南京农业大学范红结教授团队与优邦生物合作的“胞内劳森菌、猪圆环病毒2型二联亚单位疫苗开发”项目,已成功研制新型疫苗并完成新兽药临床试验申请提交。
5、扬州大学与联环药业合作推进LH1801制剂研究,实现技术路径重大突破,为该制剂后续产业化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6、扬州大学联合国药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扬州市新型兽用生物制品概念验证中心”;
7、扬州大学与迈安德集团共建“江苏省粮油加工技术及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申报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8、南京农业大学与扬农股份共建“靶向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申报了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
9、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与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进共建“绿色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重点实验室”。通讯员 柯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