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赋能 + 精准服务温暖老兵心 镇江 “十四五” 军休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8 16:54:00
![]()
现场
扬子晚报网11月18日讯(通讯员 汪宏桥 记者 姜天圣)11月18日,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举行 “十四五” 时期军休工作新闻发布会,全面报告过去五年全市军休工作成效。五年来,镇江军休工作实现从 “无” 到 “有”、从 “有” 到 “优”、从 “优” 到 “强” 的跨越,在思政引领、服务保障、品牌建设、社会协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让军休人员获得感持续提升。
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倪中青,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西仑,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处处长冷鹏,镇江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党总支书记、所长杨洋,军休干部代表等参会。
“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军休工作定向领航。” 发布会介绍,镇江军休系统深耕思政引领,探索形成 “书记强带动班子强、班子强带动队伍强” 的军休支部工作法,获评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导师制” 工作法。结合抗战胜利 80 周年,拍摄抗战老兵思政教育片,用好红色 “活教材” 传承红色基因,夯实军休人员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五年来,镇江市严格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创新优化 “一次性办理、一站式服务” 接收办法,累计接收军休人员 76 人,接收率、满意率均达 100%。军休支部通过 “三会一课”、政治生日、参观见学等活动,让政治关怀融入日常。
“从设施改造到精准帮扶,我们让军休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会议表示,“十四五” 期间,镇江累计投入 650 万元,完成 20 个军休服务设施提质改造,成功获批并运营军休大学,创新 “课堂 + 实践” 教学模式,吸纳学员 4000 余人次,满足军休干部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需求。
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群体,镇江建立军休人员信息库和重点关爱台账,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问候、微信联系等方式提供常态化帮扶。同时打造 “镇爱优抚” 品牌,组建退役军人优待联盟,推出涵盖交通、旅游、养老、医疗等 19 类 1503 项优先优待目录,让优待服务触手可及。
2024 年初组建的 “银发戎辉・镇行动” 品牌成为镇江军休工作的鲜明标识。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宣讲队、医疗队、合唱队、门球队四支队伍的亮眼成绩:宣讲队线上线下开展宣讲 20 多场,98 岁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先彬参与的烈士遗骸回国主题直播吸引上亿网民关注,累计惠及 2.4 万人次;医疗队通过 “三进” 义诊服务 20 余次,覆盖群众 1500 余人次;合唱队作为江苏唯一参演队伍登上全国战友歌会舞台,演唱《军人本色》全网话题阅读量达 7.3 亿人次;门球队开展 “门球进校园” 活动,义务授课集训助力青少年成长。该品牌获评镇江市十佳 “银辉闪耀” 银发人才服务项目,实现 “银发资源” 向 “发展动能” 的转化。
“活动内容越来越多元,退休生活越来越充实。” 军休干部代表徐惠明分享了切身感受,军休大学开设的健康养生、金融防诈等讲座实用性强,参观乡村振兴成果、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等活动,让退休生活更有意义。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军休干部多元需求,镇江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构建 “政府 + 机构 + 家庭 + 社会” 的服务体系。通过 “镇爱优抚” 品牌联动,对接优质养老机构、定点医院和社区资源,推出 “家庭医生签约 + 远程医疗” 服务模式,132名军休人员与定点医院建立家庭医生关系;17个社区食堂提供就餐优惠减免,8家养老家政机构提供优先服务,累计开展社会化服务1300余次。
展望未来,镇江军休工作将持续深化思政引领,完善服务体系,深耕品牌建设,推动军休服务向民生保障、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延伸,让英雄荣光、老兵荣耀持续绽放,为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