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苏”然起敬|弘扬科学家精神:孔纲强教授讲述钱七虎院士的报国人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4 13:07:00

近日,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京市雨花台区纤玻院社区与延陵荟公益协办的“科学家精神”主题讲座在纤玻院非遗馆举办。河海大学发规处副处长、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孔纲强担任主讲人,以“国之盾牌:钱七虎院士的信仰与坚守”为主题,生动讲述了我国著名防护工程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的科研报国之路。

烽火童年铸就报国志

1937年10月,钱七虎出生于江苏昆山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淞沪会战的炮火中,母亲在逃难途中生下他,因排行第七取名“七虎”。幼年目睹山河破碎的经历,让“甲兵不修,国败家亡”的忧患意识深植其心。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政府助学金完成学业,1954年本已获得赴苏联学习水利发电的机会,却因国家国防需要毅然转向,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投身防护工程研究。

“组织信任我,我义不容辞!”钱七虎在回忆选择哈军工时这样说。一张1959年与哈军工同学的合影中,青年钱七虎笑容坚定,站在前排左三的位置,彼时他选择的还是冷门的防护工程专业,却甘愿为之奋斗终生。

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1961年,钱七虎赴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四年后带着副博士学位回国,任教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他将防护工程视为国家的“盾”,与核武器等“矛”相互制衡。在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带领团队参与多次核试验,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防护工程体系建设作出里程碑式贡献。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钱七虎从战火中悟出的真理。他常年坚守科研一线,因保密要求极少与家人提及工作,但家人始终以理解与支持成为他坚实的后盾。一张1984年的全家福中,钱七虎笑容温暖,背后是家人无声的奉献。

科技强军与国之重器

20世纪80年代后,面对新型武器对国防工程的挑战,钱七虎带领团队持续创新,推动防护工程科技跨越式发展。此外,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规划等项目中提出关键方案,展现科学家“顶天立地”的担当。

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回响

讲座现场,孔纲强教授以钱七虎院士的经历为例,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爱国、创新、求实、奉献”。作为河海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孔纲强表示:“钱院士的一生告诉我们,科学家的使命不仅是探索真理,更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

本次活动通过讲述科学家故事,激励青年一代传承精神火炬。参与讲座的小朋友纷纷表示,钱七虎院士的事迹令人动容,其“甘为基石、矢志报国”的情怀将成为引领创新之路的明灯。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

孔纲强:河海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公党河海支部副主委,长期从事能源岩土与海洋岩土工程研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