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提振消费,扬州公安《十八项措施》发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7 17:53:00
11月27日,扬州市公安局召开《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提振消费十八项措施》新闻发布会。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八项措施》立足助力打造“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好消费”的“好地方”扬州,分为激发消费动能、净化消费环境、提档消费品质、焕新消费体验4个方面,涵盖治安、巡特警、出入境管理、交管等多警种业务。
扬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范红彬介绍,激发消费动能方面,主要包括优化购车上牌、优化活动审批以及优化警务联络3条措施。净化消费环境方面,主要包括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严实保护知识产权、严密织牢宣防网络、严整消费市场秩序、严格规范涉企执法5条措施,内容涉及重拳打击肉制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事关群众“消费安全”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犯罪;聚焦侵害首发新品商标权、著作权等违法犯罪行为,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专项打击整治;依托警营开放日、警方融媒体矩阵等载体,继续推出“红楼说反诈”“皮五说反诈”等系列宣防作品。焕新消费体验方面,主要包括护航文旅产业、护航“夜经济”、护航低空经济、护航网络新业态、护航赛事经济发展5条措施,内容涉及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整治“黄牛”“黑车”“黑导”“黑店”等突出问题;开放美食街和商业综合体周边道路供夜间临时停车,满足“夜经济”消费群体停车需求;围绕聚力打造“四季旺旅”品牌,从保障游客停车、推行柔性执法、涉旅案件快侦快破等方面,全面加强服务供需适配,提档升级“旅游警务”。便捷消费服务方面,主要包括创新打造智慧交通出行服务、出入境“E境”服务、公安政务“政好办”服务、便民利企“便捷办”服务以及推行交通违法“跨域办”服务5条措施,努力推动企业群众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
附:十八项措施
一、丰富供给保障,激发消费潜能
1.多维优化购车上牌。在车管窗口开设“新车上牌”专属通道,一窗办结注册登记业务;在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集中销售区、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代办新车注册登记、二手车转让、临时号牌核发和机动车注销登记等车驾管业务;升级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系统,为群众提供多元化选择、立体化覆盖的购车上牌“一站式”服务模式。
2.精简优化活动审批。进一步优化大型群众性活动行政许可工作,审批时限压缩至5日内,对申报材料实行容缺受理,适当放宽可售票数、人数限制;对符合同一承办者、同一年度、同一场地、同一类型条件的“四同一”多场次大型活动,实行一次性申请、一次性许可,为申报活动提供便利,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3.拓展优化警务联络。建立警务联络官机制,分批选派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骨干民警,担任重点单位、企业警务联络官,“一对一”为联络单位提供业务办理指导、安全防范培训、法律政策咨询、法治安全宣讲等服务。
二、筑牢平安根基,净化消费环境
4.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依法严打金融领域及事关群众“消费安全”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犯罪,露头就打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影响市场公平公正的突出违法犯罪。
5.严实保护知识产权。聚焦侵害首发新品商标权、著作权等违法犯罪行为,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打击整治,着力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6.严密织牢宣防网络。深入“网红”市场、路边摊点、药店诊所等群众日常消费场所,传授识真辨假技巧,维护消费者权益;依托警营开放日、警方融媒体矩阵等载体,继续推出“红楼说反诈”“皮五说反诈”等系列宣防作品,提升群众消费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7.严整消费市场秩序。聚焦助力打造“好地方·好生活”品牌,主动融入“放心消费在扬州”行动,依托繁华商圈、景区景点警务工作站、警务室,设置临时纠纷调解点,加强涉商涉旅矛盾纠纷快调快解。协同整治餐饮、美容、健身、培训等消费行业“跑路”乱象,全面维护经济消费市场秩序。
8.严格规范涉企执法。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健全相关制度规范,严格遵守“亮码入企”“企业安静生产日”等规定,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有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三、优化场景守护,提档消费品质
9.护航文旅产业发展。护航文旅产业发展,聚力打造“四季旺旅”品牌,全面加强服务供需适配,提档升级“旅游警务”。
10.护航“夜经济”发展。护航“夜经济”发展,围绕夜市、美食街、酒吧、娱乐场所等“夜经济”场所,依法快处街面警情,合理合法维护外摆促销、外摆经营秩序。
11.护航低空经济发展。加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规范涉民用无人机警情案件处置,筑牢低空安全屏障。
12.护航网络新业态发展。实行等保备案事项网上审核,将联网备案和等保备案审核时限由30个自然日、1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20个自然日、7个工作日。
13.护航赛事经济发展。护航赛事经济发展,围绕“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体育消费活动,完善智慧安保模式,统筹加强“第二直播点”等赛事衍生场景安保,确保“苏超”“扬马”等赛事安全有序开展。
四、升级公共服务,焕新消费体验
14.创新打造智慧交通出行服务。创新打造智慧交通出行服务。根据上放学、早中晚、节假日等不同时段交通需求,加强学校、景区、医院、大型商超等易拥堵路段动态交通组织,开展大型企业周边道路“专项会诊”,持续优化交通信号配置方案,推进单点信号灯智能联网改造,减少路口车辆平均延误时间。
15.创新打造出入境“E境”服务。开展出入境“优速”(Efficient)服务,围绕服务本地企业“走出去”,建立健全“警企直通车”制度,为企业出境抢单、考察交流、外派务工提供“预约办、专场办、上门办”服务,依法依规为企业紧急出国(境)开通“绿色通道”和批量备案服务;提供出入境“优捷”(Easy)服务,在节假日办证高峰期启用“潮汐”窗口,为“学生族”和“上班族”提供“延时办、夜间办”等特色服务;提供出入境“优享”(Enjoy)服务,强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来扬人员服务管理。
16.创新打造公安政务“政好办”服务。创新打造公安政务“政好办”服务。在全市派出所“综窗”提供12项必要联办、11项可选择联办的“菜单式”服务,在市县两级公安服务大厅采用直接取消、数据调用、告知承诺等方式,合理减免政府核发材料、实体证照和证明材料,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群众“免填写”“免提交”。深化居民身份证照片“多拍优选”服务,设立专门免证窗口,通过二维码或人脸识别,实时获取打印各类电子证照,实现证照快速调用。
17.创新打造便民利企“便捷办”服务。创新打造便民利企“便捷办”服务。做优“帮代办”,在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设置“帮代办首席服务员”,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导办、一次性告知、资料预审、表格填写等服务,开通适老、适残服务的“绿色通道”。深入企业现场开通6类20余项交管业务服务窗口,向社会面公开承诺首批90个周六办理身份证件窗口,对5年内办理过身份证的群众,因丢失、损坏等情形需要重新换、补证件的,通过“苏服办”APP提供全程线上办理服务,实现“零跑腿”。
18.推行交通违法“跨域办”服务。推行交通违法“跨域办”服务。依托相关工作机制,解决群众在交通违法处理中的异地申诉难、信息更新滞后及对账、退款繁琐等问题,畅通材料流转、信息反馈等渠道,实现交通违法异议申辩、假套牌报案及信息更新、对账、退款等异常业务异地“窗口”受理,为长三角区域跨省自驾出行、商务货运等车辆提供便利。通讯员 扬公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