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闸经济开发区:布局新赛道,铸就新高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8 13:26:00
走进港闸经济开发区,传统工业园区的机器轰鸣与新兴产业的蓬勃创新在这里交汇。在这片曾经以装备制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为主导的土地上,一场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
南通港闸开发区
“十四五”期间,港闸经济开发区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起“三优三新”主导产业格局,在长三角产业版图上描绘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精准落子,布局新兴赛道
港闸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转型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基于自身制造业基础的精妙落子。
装备制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持续壮大。港闸经济开发区把握外引、内培、提质三个关键,力求实现数量、质量和规模的三重提升。
五年来,港闸经济开发区累计招引20亿元项目5个、10亿元项目13个、5亿元项目40个,认定省级外资研发中心1家、省级外资功能性机构1家。在长三角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园区凭借精准定位、错位发展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深南路南、永通路西侧,一片近40亩土地上,华睿智连华东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正酣。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从洽谈到正式签约注册,招商团队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企业总部在东莞,我们从南通往返东莞20余次,和客户一起度过了元宵节,十分难忘。”招商中心主任吴仲说道。
类似的服务经历还有不少。当前,可为科技的生产正如火如荼。提及这个项目的招引,招商局深圳分局局长王冬阳颇为感慨,“对方被我们的服务和拼劲感动,最终投资规模比之前约定的还要大。”
![]()
可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时间回拨到2019年,双方首次接触达成意向,然而因地块腾迁问题,项目一度搁置。陷入“僵局”的招商团队并没有放弃,与企业持续密切交流寻找新的可用地块。得到新地块消息后,王冬阳团队即刻奔赴苏州可为总部,以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经过反复磨合终于敲定项目。诚恳而踏实的态度打动了可为科技,后来可为二期项目谈判顺利,双方继续携手向前。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中集集团、万德电子、新帝克等11家存量企业在港闸经济开发区的全力支持下增资扩产,大鹏激光、金韦尔等10个增量项目陆续投产,产业发展持续向高向新。
科技创新是源头活水。近四年来,港闸经济开发区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近50名、领军人才8名,科创项目近140个、存活率超97%,净增高企近60家、保有量突破130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超1000件。“我们研发的半导体砂轮即将投入量产,这将会弥补国产空缺。”江苏号角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佳介绍,得益于港闸经济开发区对科创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项目自去年落地后科研转化工作进展迅速。
紧扣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港闸经济开发区依托人才集聚计划,实施“产业链+人才链”双链融合工程,推进科技型项目投产达产,进一步扩大科技招商规模。
高效服务,彰显“港开速度”
“预审机制”“带方案挂牌”“完税即发证”“线上审批”“拿地即开工”——这些专业术语在港闸经济开发区已经转化为项目推进的“加速器”。
“十四五”期间,港闸经济开发区新开工项目37个,其中工业项目28个、服务业项目9个,包含省重大项目3个、市重大项目14个。迄今已有21个项目顺利竣工,20个项目全面投产,目前投产项目年产值已突破30亿元。
通过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工具,港闸经济开发区建立了成熟的项目推进机制。数据显示,港闸经济开发区70%的项目在拿地后三个月内办结施工许可,大部分项目在土建施工完成后三个月内办结竣工手续,工程建设周期由原先的三年压缩至两年内。
![]()
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从项目摘牌到领取施工许可证,需完成至少22项审批手续。除立项、环评、能评由区数据局审批外,其余主要节点均涉及市级及条线部门。面对这一情况,港闸经济开发区的经验就是抓住“服务”与“调度”两个核心抓手。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港闸经济开发区“土生土长”的高科技企业,依靠“一根丝”的高科技含量,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国内单丝行业的龙头企业。去年,该公司的年产16万吨高性能聚合物单丝项目实现24小时“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
企业的“等待期”变为办件的“加速期”。为推动项目进展,港闸经济开发区调度多部门联动、靠前服务,建立“服务专班”,助推新帝克新项目在一天内完成了交地到开工的相关手续,推动项目建设“跑”起来、“快”起来。港闸经济开发区“满满诚意”打动了企业负责人,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冬介绍说,“‘拿地即开工’模式,为我们节省了近两个月时间,也降低了前期投入成本,切身感受到园区对企业的关心。”
目前,重大项目验收时间已由原来的6个月普遍压缩至3个月以内。下一步,港闸经济开发区将依托南通市“投资促产一件事”改革机制,力争将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时间压缩至45天以内。
“服务在前,分忧在先,我们与企业同进退、共攻坚!”重大项目办副主任韩韬回忆起2023年天生港电厂码头项目的启动实施过程,面对近十年全区无同类审批经验的难题,工作团队与交通局港口处对接,借鉴县区的审批经验,与企业一起编制了项目报批一览表,逐个对接审批流程,最终推动项目如期开工。
今年,辖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规划方案顺利落规,导则研究刚性落地,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随着可为科技、金韦尔等11个项目成功落地开工,古港路沿线产业带已初见雏形。2023年以来,港闸经济开发区新开工亿元以上土建项目23个,16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竣工,14个项目全面投产。通过“全方位贴身式服务”,为全区项目建设攻坚突破提供了坚实保障。
生态涵养,成就企业成长沃土
一直以来,港闸经济开发区坚持把稳企业、稳预期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化“益企链新”十大服务,全面开展走访对接。对照重点产品、市场布局、技术需求、要素支持“四张清单”,竭尽全力帮助企业争取新订单、承接新产能、引进新技术、拓展新客户,主动解决好每一件具体小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样的服务理念已深植于园区的日常工作中。
当辖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金韦尔正为采购机床设备发愁时,港闸经济开发区及时了解到企业需求,组织供需对接会,帮助企业顺利采购到更高性价比的机床。这样的服务模式还延伸到建筑、制造等领域,园区从中牵线搭桥,促成辖区企业开展合作,互惠互利。
“服务企业不仅是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林说道。对于陷入发展瓶颈期的企业,港闸经济开发区通过快反机制了解企业诉求,推动精准化政策落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十四五”期间,累计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余个,通过选育优质服务商、提供智改诊断服务、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助力众多企业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通过拆迁安置、规划调整、企业自身改造等方式方法,港闸经济开发区盘活了各类用而不足、供而未用等闲置土地853.6亩。通过这些闲置土地的利用,可为科技、大鹏激光、弗兰科德等一批优质工业项目相继落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最终转化为项目落地的硬实力,带动港闸经济开发区形成“以商引商、口碑相传”的强磁场效应。
![]()
南通龙信广场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五年来,辖区的服务业配套力量也显著增强。城港路4S店是南通最早的汽车4S店集聚地,近年来,港闸经济开发区通过优化汽车品牌布局不断激发消费活力,今年1月份,小米汽车首店落户,从开业前的精心选址到开业后协调停车场资源,园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细致服务,助力企业安心经营。近三年来,万豪艾美、万怡酒店在辖区五龙汇商圈开业运营,龙信广场顺利开街,开心麻花首秀等首发经济持续涌现,“一圈一街”带动园区“文商旅体贸”实现融合发展。
展望“十五五”,港闸经济开发区将聚焦能级、质态、开放、品质、效能“五个提升”奋斗目标,全力打造先进制造核心区和现代服务繁荣地,力争到2030年,以高端装备为首位产业的“353”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GDP再上一个百亿台阶,成为崇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吴佳笑 通讯员 唐慧 薛雯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