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红色铸魂·艺韵西舍”实践团走进西舍红色教育基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0 17:39:00
7月12日,南京艺术学院“红色铸魂·艺韵西舍”实践团走进高淳区西舍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调研活动,并跟随参与高淳区教育局与团委在此联合举行的社会教育活动。
走访革命热土,解码红色基因
7月12日下午,“红色铸魂·艺韵西舍”实践团跟随高淳区教育局与团委的社教团,带领少先队员步入西舍革命历程展馆。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艺术视角深入挖掘革命文物、历史遗迹、红色故事等承载的厚重历史记忆与精神内涵,深入了解西舍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斗争历程、英烈事迹和光荣传统,为西舍红色教育基地的内涵提升、教育功能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艺术化呈现与创新性传承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助力地方红色文化传播与美育实践的双向赋能。
团队成员细致观摩了1944年溧高县警卫营成立照片、苏南行署委任状原件等138件珍贵文物。这些无声的“证物”,系统性地实证了高淳作为“抗战模范县”的烽火岁月与斗争史实,将书本上的历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鲜红记忆。 随后,团队转赴弘毅馆,继续追寻先辈足迹,详细了解了陈毅元帅的一生。
手绘红色意象,传递时代薪火
在国华初级中学旧址的历史课堂内,实践团协助社教团开展的“红色基因袋袋传”主题手绘活动火热开启。
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艺术专业优势,现场帮助少先队员进行创作。活动紧扣“寻访革命印记,手绘时代担当”主题,引导队员们以新四军军旗、熠熠红星、象征传承的火炬、抗战形势地图、西舍标志性革命建筑等为元素,运用环保颜料在帆布包上尽情挥洒,绘制心中的红色信仰与时代图景。
实践团成员不仅提供技法指导,更在创作间隙巧妙融入历史背景讲解,让每一笔色彩都承载着革命精神,使艺术实践成为浸润心灵的红色教育生动载体。活动最终产出30件饱含深情的原创手绘环保包作品。
在手绘活动热烈进行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与参与的少先队员及社教团老师展开深入交流访谈。他们不仅聆听了少先队员们对红色故事的感悟,更重点采集了关于西舍村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旅游服务体验优化、本地特色农产品推广等方面的具体发展需求与建议,特别聚焦于红色IP的创意转化路径、本地非遗工艺在红色文创中的当代应用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的关键议题。
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实践团不仅收集了一线声音,更在少先队员心中播下了关注家乡发展的种子,体悟新时代红色精神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深刻内涵。
青春铸魂,共谱红绿融合新乐章
南京艺术学院“红色铸魂·艺韵西舍”实践团深入探访了西舍红色教育基地的革命历史遗存与精神谱系,亲身体验并协同参与了高淳区教育局与团委组织的红色社教活动,深刻感悟了这片热土的斗争精神与光荣传统。
此行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红色历史素材与鲜活的教育实践案例,更通过与当地干部、师生及社教工作者的交流,深入了解了西舍依托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的现状与机遇。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与思考,实践团成员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艺术素养,致力于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视觉符号,探索革命精神的当代化表达与创新性转化路径。
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通过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文创开发等多种形式,助力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西舍红色IP,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特色产业、非遗技艺的深度融合,用艺术的语言讲好西舍的红色故事与振兴新篇,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绘就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贡献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通讯员 唐梦祎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