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老兵故事会,一生国防情!南京玄武这场分享会太燃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5 07:24:00

扬子晚报网7月24日讯(通讯员 胡娟  庆玉玲 记者 董婉愉 闫春旭)7月23日,南京市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梅园新村社区组织5名老兵举行故事分享会,庆祝建军98周年。分享会的主人公有重返校园的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退役士兵,也有从军营走向地方基层的老兵代表,更有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他们虽身份、岗位不同,但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军旅人生和不同的奋斗征程,都深藏着军人的本色。

在“对话+展陈+互动”中,展现不同时代军人的家国情怀,激励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做时代新人,厚植双拥国防情怀。

七旬老兵李法忠1973年入伍来到空军部队,从事空军航空理论研究工作,主编和参与编写空军各类航空装备教材资料近百种,退休前为“空军飞行指挥军官硕士研究生”导师。退休安置到南京后,他扎根社区,成为梅园新村社区汉府街支部的一名党支部书记。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服务邻里的“兵支书”,他把军营里的严谨热情融入社区琐事,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串联起两个战场。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张晨,到他这已经是四代从军,曾祖父曾参加解放战争,爷爷入伍二炮(现火箭军前身)部队,父亲参军武警部队。大一结束后,看到学校征兵宣传毅然应征,如愿入伍服役于昆仑山脚下的一座小城。如今重返校园,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23级会计学的卢同扬曾服役的武警秦皇岛支队某中队。荣获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10次、集体三等功33次,被誉为“守护忠诚的海上卫士”。要想真正成为“海中蛟龙”的一员,每一名官兵必须经历“脱三层皮、换四种色、过五道关”的磨砺。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李阳阳,曾服役于陆军某旅,三尺机台旁,她是精准传递指令的通讯兵;军史馆里,她是讲述荣光的“军级优秀解说员”。她曾被选派到集团军学习教育馆和军史馆担任解说员,一年以来为5000人解说超百场,获评“优秀解说员”殊荣。

记者注意到,会场另一侧,设置了部队荣誉证书展陈区。展陈区中既有来自80岁退役军人王爷爷的在党50周年纪念章,也有00后大学生退役军人的“四有”荣誉证书。

分享会结束后,00后退伍军人李阳阳作为青年一代的代表,主动发起了一场采访抗美援朝老兵的活动。采访对象李发庆1950年12月参加志愿军,获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章。在采访过程中,老战士不断强调“保家卫国”的信念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活动的尾声,由青少年们的主题涂鸦创作画上句号。当老兵记忆里的弹痕,在画笔下化作闪烁的星光;当战场残留的硝烟,在童画中幻成绚烂的彩虹——国防教育便完成了“记忆保存”到“精神再生”的动人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