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六村之光
来源: 南京发布
2025-08-04 15:08:00
在鼓楼区宝塔桥街道金陵新六村社区,有一盏特殊的“灯”——盲人夫妇樊自强与杨华芳用坚韧与爱为女儿樊洋凤点亮人生,而社区志愿者与成长起来的“小凤”又用十年善意的接力,让这盏“灯”照亮了更多人的心房。
他们用行动诠释
凡人微光,可成星海
向善而行,自有力量
黑暗中的微光一家人共用“一双眼睛”
“爸妈的世界没有光,但他们的心始终亮着。”樊洋凤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樊自强夫妇先天失明,靠着低保维持生计。
女儿出生后,生活的重担更显沉重:买菜做饭、接送上学、辅导作业……普通人眼里的日常,对这个家庭却是巨大的挑战。
为让女儿安心读书,夫妇俩用耳朵“看”世界,用双手“记”路线,硬是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我小时候总觉得,我们一家三口共用着一双眼睛。”樊洋凤回忆道。
十年守护社区志愿者托起“爱的屋檐”
2007年,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樊家困境,于是由“南京好人”杜友凌带头组建一支党员、学生、退休职工参与的“友邻”帮扶志愿队。
十年间,风雨无阻的“接送小队”陪小凤走过上学路;周末的“辅导课堂”助她攻克学习难关;除夕夜的“团圆饭”从未让这个家庭感到孤单。
更令人动容的是,志愿者们始终恪守“隐形守护”的原则:我们不是施舍,是家人间的照应。这份尊重,让樊家人始终保有尊严与希望。
图右志愿者陪樊洋凤(中)的盲人母亲(左)看病
光之所向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
2021年,刚上高中的樊洋凤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叔叔阿姨们帮我长大,现在轮到我了!”
疫情期间,她穿上防护服担任核酸信息员,灵巧操作手机的模样让人忘记她只是个16岁少女。
周末她带着盲杖陪父母“散步”,沿途为邻居讲解助残知识。寒暑假更化身“小老师”,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
社区书记感慨:“小凤把收到的光,折射成了彩虹。”
樊洋凤(图左)担任核酸信息员
凡人善举照亮城市文明底色
如今,“樊家故事”正在续写新篇:社区以樊家为纽带成立“助盲联盟”,整合残联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资源,打造助残助盲生态链,让帮扶从个体善举升级为系统化公益网络。
更令人动容的是,樊洋凤带领青少年志愿队开展“盲道清障行动”。从受助到互助,从自助到助人,这场跨越十年的爱心接力,让金陵新六村社区涌现出13支志愿服务队、500余名注册志愿者。
正如居民所言:“这里没有惊天动地,但每个人都愿做一盏灯。”
樊洋凤带领社区小朋友共同开展志愿活动
黑暗阻挡不了向阳生长的脚步,困顿掩不住人性向善的光芒。
樊家人与志愿者的故事,是凡人善举的生动注脚,更是城市文明的内在基因。
这份大爱的传递,让我们相信:每一份平凡的坚守,终将汇聚成照亮时代的精神火炬。
内容来源 | 鼓楼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