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保税区:满弓劲发 拉满奋斗“进度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6 10:59:00
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全市1/4以上占比,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限上批发业销售额5个指标完成总量全市第一……
作为张家港市龙头板块,今年上半年,张家港保税区紧扣“发展优势提升年”工作主题,以“开局就要争先、起步就要冲刺”的奋进姿态,全力拼、奋力抢,务实干、担当干,特别是坚持抓重点、重点抓,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
项目建设铆足劲
重大项目为产业发展不断积蓄后劲。今年上半年,张家港保税区多个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同时成功落地挪威佐敦、日本高砂2个超10亿元项目,超亿元项目签约数、开竣工数均列全市第一。
“我们5月起就使用了5G塔吊,可以比普通塔吊提升30%的效率。”来到张家港保税区化工中试基地项目(张家港集成电路先进材料创新中心)施工现场,只见塔吊司机张平正坐在地面驾驶舱,通过5G塔机智能集控系统远程操控着塔吊,精准投放建筑材料。
作为全省首批先行先试的化工中试示范基地,总投资8亿元的张家港保税区化工中试基地项目以“集成电路先进材料创新链核心枢纽”为战略定位,通过建设中试研发与检测验证“双平台”,系统性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我们在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的同时,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化工中试基地项目经理王凯表示,目前,项目已有多个建筑体封顶,主体建筑的工程进度达90%,预计8月完成封顶。为了确保项目按时交付,项目后续还将引入浇筑机器人、墙面打磨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
以项目之进,促经济之发展。今年上半年,张家港保税区进一步用足用好重大项目“245”统筹推进机制、开竣工“三件套”“并联审批”等工作法宝,助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项目服务迭代升级。围绕“开工率一季度50%,二季度90%,三季度100%”的总目标,推动C2地块、梦达、晶朋等一批项目开工,力争三级重大项目在今年8月底前实现100%开工。加快在建项目竣工投产,深化“并联审批”服务,推动百胜、润邦等一批项目年内如期投产,力争全年实现竣工投产项目48个,力促已竣工投产项目加快释放实物产量。同时,加快推行创新服务举措,抓紧出台全链条推动重大项目快审批快开工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未来适时选取部分项目试点‘N证齐发’,进一步压缩开竣工时限,争取尽早全面铺开,切实为项目服务按下‘快进键’,为企业纾困送上‘及时雨’。”张家港保税区发改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他们将锚定新开、入库、投产等关键环节,持续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对外开放抢速度
对外开放,是张家港保税区的“立身之本”。1992年10月,张家港保税区正式获批,是全国首家内河型保税区。2004年8月,保税物流园区获批设立。2008年12月,保税物流园区、张家港保税区获批保税港区。2024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张家港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今年5月,张家港综合保税区通过省联合验收组验收。
“此前我们的卡口等基础建设已经完成,现在主要在对区内一些企业进行账册切换的指导。”金港海关监管科副科长陆天伟表示,相关部门也正通力协作,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力争在今年年底封关运行。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张家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围网面积2.49平方公里。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也让张家港保税区无论是原有产业,亦或是新业态都迎来了“提速换挡”。
陆天伟介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对周边扬子江化学工业园等区域产业辐射作用巨大。目前,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内落户的化工企业超120家,其中80%为外资企业,且不乏17家世界化工50强企业。凭借综合保税区“境内关外”的特性,化工企业在原材料进口上,可享受保税政策,极大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运营成本。此外,在产品出口方面,企业可运用综合保税区仓储和物流分拨的功能,更迅速地响应国际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稳固领先地位。
而在新业态引进上,综合保税区的优势也展露无遗。今年3月,全球第一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菜鸟集团签约落户张家港,在张家港保税区打造菜鸟跨境基地项目,实现“签约即开仓,一仓发全国”。据悉,菜鸟跨境基地在张家港主要从事日化、美妆等跨境热门品类产品供应链业务。菜鸟集团公共事务部政企合作中心副总经理魏少霜直言,菜鸟布局全球智慧物流网络,张家港保税区完备的基础设施、高效的通关环境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与之需求高度契合。同时,菜鸟入驻后,可利用保税政策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打通“买全球、卖全球”的通道,将更多全球优质商品引入国内市场的同时,助力国内产品走向世界。
科技创新强赋能
“来,大家围过来,看看这次测试的新数据。”在张家港保税区科创园一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苏州柔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正专注地忙碌着。一块电子屏幕上,跳动着一组组关于柔性夹爪抓取精度、力度反馈的数据。经过无数次的材料配比调整与结构优化,新一批柔性夹爪在模拟抓取电子产品生产线上的测试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稳定性,抓取精度从原本的亚毫米级提升至微米级,能更轻柔、精准地拿捏那些精密且脆弱的电子元件,产品良品率预计将从95%提升至98%以上。
与此同时,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批批崭新的柔性夹爪从这里下线。自2017年落户张家港保税区以来,企业已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食品、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市场份额逐年攀升。就在今年上半年,公司接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订单,为满足市场需求,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产能扩充计划。7月,其“柔性智能抓取解决8大产线难题”入选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我们公司是研发和生产都在一起办公的,虽然不是大型企业,但是人员、用地等成本都占了公司很大一部分支出。”苏州柔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帆表示,张家港保税区在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后,在科创园为其提供了两层、约5000平方米的办公生产用房,并在费用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减免。这也成为企业能够安心发展的重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张家港保税区梳理摸排千万级科技项目54个,在谈超亿元科技项目12个,签约超亿元科技项目5个,创新“以商引商”模式成效显现;
多维科技江明团队成为全市唯一姑苏领军重大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引进数创历年新高,省双创、姑苏领军人才获评率(75%、42.3%)远超全市平均;
高企拟申报102家,研发费用10.43亿元,同比增长30.1%,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88.1%,技术合同成交额26亿元,均列“三区一园”第一;
载体与基金赋能提速,科创园(三期)正式竣工,化工中试基地、高端装备产业园、南工大产业学院有序推进,南工大张家港产业基地年内投用,智慧创投完成1.35亿元基金战略投决,鹏港基金完成2个项目1000万元投资……
始终聚焦科技创新强赋能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张家港保税区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聚焦高含金量项目,借灿勤科技等链主企业效应深挖配套潜力,全年力争落地10个以上重点项目;联动力合等机构加速麦角硫因等项目落户进程,推动资本转化为落地胜势。载体建设全速推进,科创园(三期)年内引6个项目,彰显“工业上楼”特色。人才引育精准发力,钻研省双创、姑苏领军政策,“一对一”辅导重点项目;靶向引进集成电路等领域高端人才,全年力争获评上级人才计划超20人。同时,冲刺高企总数246家,研发费用破32亿元,研发机构建有率超90%,巩固全市创新“领头羊”地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