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词到AI实验室!“美丽南京·多彩生命”暑期实践活动点燃少年生态探索热情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8 18:32:00
由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南京市作家协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云教育中心、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承办,少年志融媒平台、《全国优秀作文选》为活动平台的“美丽南京·多彩生命”南京市中小学生主题征文活动,日前吸引了全市超万名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孩子们用稚嫩笔触描绘眼中的绿水青山,字里行间满是对生态保护的真挚呼唤。
8月8日上午,“美丽南京·多彩生命”南京市中小学生主题征文暑期实践活动在南京市环境监测监控应急中心举行。活动不仅邀请作家、动物园讲师带来专题讲座,更设有研学环节,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触摸生态保护的温度。
童声分享,共话生态之美与守护之志
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城林相拥,河湖共舞,3672种物种在此繁衍生息,绘就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今年初,中共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南京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招募了百名生态环境小志愿者,他们在爱情湾生态公园等15家场馆践行责任,在专题培训与主题活动中成长。正是这样的小手拉大手,让生态文明的种子悄然发芽。
南京市宝船小学的韩希玥和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的穆星淼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她们与生态同行的故事。韩希玥表示,这次写作让自己更加留意身边的生态,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与南京生态的对话,让我深深领悟:城市并非钢筋水泥的囚笼,而应是万物共生的生命体。我想,南京犹如一块绿色手帕,你远望时,隐约可见老山茂密的树林,走近时,似乎闻到山的梅花香。细看,帕角上绣着紫金山的云霞,玄武湖就是帕心晶莹的露珠呀!让我们伸出双手接住这片会呼吸的绿手帕吧!”
作为生态环境小志愿者,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穆星淼同学的环保初心格外动人。10岁时,杂志上白鳍豚等物种灭绝的消息深深触动了她,此后她便加入学校环保小卫士队伍。谈及担任小讲解员的感悟,她感慨道:“讲解就像往湖面投石子,有人转身离开,有人泛起涟漪,也有的人捡起石子,把它变成投向湖心的灯塔。而每道不同的波纹最终都会汇入同一片守护江豚的海洋。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理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小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专家领航,解码从诗词到生灵的生态奥秘
在专家讲座环节,两位专家的现场指导,点燃了孩子们研究生态、学习创作的热情。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以《文字与南京生态的美丽邂逅》为题,带孩子们在诗词中探寻南京的生态密码。他以夏日紫金山萤火虫为例,指出密密麻麻如灯的萤火虫,不仅在当下闪耀,千百年来一直亮着光,这“光”既是自然之光,亦是文学之光,即便未亲临现场,历代文人的文字也能让人在脑海中勾勒出那美妙画面。他建议同学们不必扎堆打卡热门景点,可从古诗词中寻觅南京的生态印记,如王献之《桃叶渡》中“桃叶映花红、无风自婀娜”的景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里“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画面,在实地体验中写出独具特色的作品,让创作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接受采访时,祁智表示,经典作品中对南京生态的优美描述,始终伴随我们成长。“希望同学们既要保护好环境,让其一直美丽,也要用笔记录下这个时代的美好,让后代能如我们读先人文字般,读到我们今天的精彩描述。”
南京不仅是一座人文之城,更是无数野生动物的家园。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高原讲师以《城市里的“野”朋友》为题,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孩子们展示了南京城中丰富多样动植物。
屏幕上,梨头草、还亮草、通泉草等野花在孩子们身边的花园或草丛里肆意生长,它们的繁茂正是南京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写照。小刺猬、中华虎凤蝶、鸳鸯、野猪等也是南京的“原住民”。而当鼬獾、狗獾、貉、花面狸等“稀罕物”的视频资料出现时,孩子们满是惊讶——原来城市中竟藏着如此丰富的生命。高原表示,多年来南京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帮助孩子们了解更多身边的动物精灵,并且用掌声向这些“野”朋友说声:“欢迎做客!”
研学探秘,沉浸式体验前沿生态科技魅力
实践活动中,沉浸式研学环节让大家近距离感受生态保护的科技力量。在专家带领下,同学们走进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生态环境执法装备室等场所。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蛭、豆娘与蜻蜓的细微差别,在水质AI自动监测实验室感受先进检测仪器的精准运作。亲身参与的体验让同学们直呼“收获满满”,也让生态保护从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
据悉,“美丽南京・多彩生命”系列研学活动将持续推进,更多走进自然、探秘环保的实践机会即将开启。期待更多同学在接下来的研学中,继续用眼睛发现美、用行动守护美,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收获成长,让绿色理念深深扎根心底。
通讯员 文靓
文字 张昊 周欣
视频/摄影 庄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