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以科技与创新为动力,共绘“美善相济”绿色发展新画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5 18:51:00

9月15日,“新善中国”启动大会暨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考察活动在南京举办。当日下午以“环境美”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来自南京、广州、苏州等多地的新社会阶层代表围绕“善地宜居,水韵悠长”展开深度分享,从产业转型、能源革命、智能制造到城市更新,多维度诠释“美”与“善”如何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从“化工围江”到“江豚逐浪”,南京正在书写一座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善治画卷”。江苏省新联会副会长、南京新联会会长、江苏百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岳雷以“美善融合”总结南京的转型实践,并提出新阶层人士应是“美的守护者、善的践行者”。他分享了南京江北新区碳捕集团队把长江岸边热电厂的尾气“喂”给微藻,让化工“黑金”变成新材料“绿金”的案例,以及南京在城市更新中留住“乡愁”、打造文化IP案例,展现产业、乡村、城市与长江四大维度如何通过“善”的行动实现环境与人文之“美”。

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南京的碳捕集团队将“黑金”变“绿金”,同样是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一群人在非洲校园为孩子们点亮人生。粤能光伏总裁、星光智能海外总经理翁慧霖介绍,在考察光伏板块海外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她了解到乌干达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为此,企业向乌干达教育部捐赠投放了光伏设备和电子教学设备。通过绿色能源提供的稳定供电,孩子们不仅有了明亮的灯光可以在晚上安心读书,还第一次接触到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借助科技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我坚信,‘环境之美’不仅是自然风景之美,更是人类生活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翁慧霖说。

一见服饰科技联合创始人刘亦心,则从时尚与智能制造的角度阐释了“美”的另一重内涵——即以科技重塑产业之“美”,以文化传承彰显善念。她介绍,团队训练AI设计模型学习“水韵”般的东方传统美学,在AI的帮助下,一件衣服也能“私人定制”,传统纹样、文化IP 通过现代科技重现于年轻人的日常服饰上。传统服装行业曾是资源消耗与库存浪费的“大户”,企业通过AIGC 和智能制造,以“数据”代替“库存”。实现了彻底的“按需生产”,在源头上杜绝了因过量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库存积压。

水韵江苏,十三座城市各有其独特的悠长意韵。苏州市新联会副会长,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谨以建筑与城市为语汇,探讨了如何在地理空间与社会记忆中植入“美善基因”。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苏式立体庭园融入建筑,以“一山带两园”的布局,因形就势,拥山抱水;徐州回龙窝历史街区重启尘封于地下四百年的明代城墙,恢复传统街巷肌理,打造了一处唤醒并延续徐州千年城市记忆、兼具时代烟火气的城市更新典型范例;南通张謇企业家学院项目,重建了百年前张謇先生营建的三座历史建筑,以建筑语言致敬这位近代实业家……她认为,建筑不仅可以塑造美的空间,更可延续文化脉络、凝聚人文善意,是实现“善地宜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