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照亮基层:朱美华医师社区讲述“糖丸爷爷”顾方舟的报国传奇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3 13:28:00
为弘扬科学家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近日,由江苏省科协指导的“科学家精神宣讲:顾方舟与脊髓灰质炎的世纪之战”主题讲座在铁心桥街道定坊社区成功举办。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麻醉疼痛科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朱美华担任主讲,通过详实史料与感人故事,带领百余名听众重温病毒学家顾方舟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奉献一生的壮举。
临危受命:以生命为注的科研抉择
1955年,江苏南通爆发大规模脊髓灰质炎疫情,随后蔓延至全国多地。这种俗称“小儿麻痹症”的疾病,一旦感染可能导致终身瘫痪甚至死亡,全国上下陷入恐慌。彼时刚从苏联留学归国的顾方舟,在卫生部直属研究所工作,面对绝望的家长“求您救救孩子”的哀求,他痛心不已——“当时没有治愈方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瘫痪”。
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启脊髓灰质炎研究。面对国际上“死疫苗安全但低效昂贵”与“活疫苗高效但需安全性验证”的两条技术路线,他毅然选择后者:“中国必须走活疫苗道路,才能实现群体免疫。”1959年,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液体活疫苗,但临床试验的“生死关”才刚刚开始。
以身试药:父子共赴科研前线
“1960年,顾方舟做了一个改变中国儿童命运的决定——让自己未满周岁的儿子小东成为Ⅰ期临床试验的首个儿童受试者。”朱美华医师哽咽着讲述,实验室的同事们随后也默默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试验。减毒活疫苗若安全性不足,可能导致儿童终身残疾,但顾方舟与团队顶着巨大压力,白天紧盯孩子的一举一动,夜晚守在床前彻夜难眠。30天后,当所有孩子生命体征正常时,实验室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顾方舟从未在任何文稿中提及此事,他总说‘与钱学森、钱三强相比,这点付出算不得什么’。”朱美华展示的泛黄手稿中,顾方舟写道:“Ⅲ期临床扩大至450万人,监测显示发病率显著下降,疫苗可放心推广。”这份用生命书写的担当,让现场听众动容。
糖丸传奇:护佑亿万儿童的科技智慧
疫苗研发成功后,运输与服用成为新难题。国内缺乏冷链条件,顾方舟突发奇想:“若做成糖丸呢?”1962年,全球首创的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诞生,一粒即可实现免疫效果。1964年糖丸全国推广后,脊髓灰质炎发病率逐年下降,至1994年我国实现本土病例“零报告”。
“顾方舟被称为‘糖丸爷爷’,他以科学家的睿智与中国士子的担当,护佑了亿万孩子的健康。”朱美华引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的追思词,现场播放的纪录片中,顾方舟晚年回忆:“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2000年,74岁的他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无脊灰状态”的签字仪式上,颤抖着写下自己的名字。
精神传承:科学家精神照亮创新之路
“顾方舟的一生,是‘无私奉献、报效国家’的生动诠释。”朱美华医师结合自身从医经历表示,作为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她始终以顾方舟为榜样,“科学家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激励当代医务工作者攻克疑难杂症,守护人民健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顾方舟先生的远见,解除了数代中国儿童患脊灰的风险。”讲座尾声,朱美华医师引用王辰的感言,呼吁现场观众传承科学家精神。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顾方舟为楷模,在各自岗位上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