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起敬|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地质科学的先驱,无私奉献的楷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3 13:41:00
为传承地质科学先驱李四光先生的报国精神,弘扬科学家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近日,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雨花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雨花台区新联会、延陵荟公益、长虹路社区关工站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在雨花台区长虹路445号同心公益共同体双托基地举行。活动通过专家讲座、互动交流等形式,深入回顾了李四光先生的科学成就与家国情怀,吸引百余名科研工作者、学生及市民参与。
学术致敬:专家解读李四光精神的时代价值
活动伊始,江苏省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吴志强以“从李四光精神到新时代资源勘查使命”为题,结合自身三十余年矿产勘查经验,系统梳理了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与精神内核。他指出,李四光出身贫寒,却以“富国强民”为志向,远赴日本、英国深造,最终成为伯明翰大学地质学硕士。面对旧中国“贫油”的困境,他突破传统理论,创立地质力学学说,提出“陆相生油论”,直接指导了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为中国摘掉“贫油”帽子立下不朽功勋。
“李四光先生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战略家。”吴志强强调,其理论成果还推动了铀矿勘查突破,为“两弹一星”事业奠定资源基础。他以67岁高龄亲自主持石油普查,用行动诠释了“老当益壮,不移报国之志”的信念。作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吴志强深有感触地说:“我曾参与三处中大型铅锌矿床的探获,深知资源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李四光先生用一生证明,科学家必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精神传承:多方联动共话科学报国
活动现场,来自科研、教育、公益等领域的代表结合自身实践,畅谈对李四光精神的理解。“人生应该这样度过:在临终之际,不因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因无所作为而羞愧。”李四光的这句名言,成为活动现场最深刻的注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