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袁枚的“随园”长啥样?来看这个新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7 10:34:00
中国园林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孕育而出,数量众多、特色各异,是中国审美范式的载体。近日,“何以见园——文物里的园林意象”展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开展,通过文物物相来表现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展现古代文人寄托于园林的内心世界。
在南京历史上的园林中,随园颇负盛名,极具传奇色彩。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吴应箕焦园,清康熙时期成为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乾隆年间,袁枚购得并更名为“随园”,长期居此,写就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等文化佳篇。如今,这里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区。
清·林象棻 随园图卷(局部)
展览中,一幅清代林象棻所绘的《随园图卷》以全景鸟瞰的视角,为观众再现江南名园的盛景。图中,随园山水之间建造了大量的楼阁、廊道,既展现了随园当时的宏大规模,也传递了别样的雅致。专家介绍,历史上的随园中有南北两山,建筑主要集中在北山。袁枚在园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收藏了大量的诗文书籍、金石篆刻。其藏书处被命名为“书仓”,藏书30万卷。在这幅画作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园林的魅力就在于让有限空间具备山水的审美意境,成为寄托文人理想的精神场域。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清代汤贻汾《蕉石扇面》、清代韩璋《仕女纨扇面》等作品,聚焦到园林中的微观局部和园林中的人物,带领观众从细处的审美旨趣体味园主的格局和风骨,窥视文人在恬静的园居生活中自由悠游的性灵,他们展现对理想家园的追求与构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文
图片来源:南京市博物馆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