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这么多?这个假期,南京文旅惊喜“开箱”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30 12:12:00
金秋送爽,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围绕建设"演艺之城""博物馆之城"的主题,南京文旅集团(筹)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将古都金陵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完美呈现,为市民与游客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这个假期,漫步于老门东的青砖黛瓦之间,一座融合江南韵味与戏曲美学的艺术空间——南京越剧博物馆焕新启幕。从初见即惊艳的门头牌坊,到藏着旧时光的馆内越剧展陈,再到转身即是江南梦境的梦幻亭台,每一处细节都匠心独运,诉说着越剧的婉转风流。
出镜:南京市越剧团团长、越剧名家李晓旭
馆内精心打造的文创品牌“越金陵”,更是传统艺术与当代潮流巧妙结合的典范。其推出的系列文创产品,如憨态可掬的Q版贾宝玉与林黛玉毛绒娃娃、寓意“万事莫愁”的莲花抱枕以及等比例复刻的南京市越剧团牌匾冰箱贴等,无不将越剧的文化符号融入现代生活美学的细节之中,让古老的戏曲艺术以新鲜、活泼的姿态走近大众。游客在此,既能通过珍贵历史资料了解越剧发展脉络,品味“喜越金陵”主题奶茶的香甜,也能在国庆八天连演的折子戏专场中过足戏瘾,真正实现了“可观、可演、可品、可带走”的完整越剧文化体验。
夜幕低垂,甘熙故居的粉墙黛瓦在暖黄光影中勾勒出静谧轮廓,一场名为“今熙有戏”的沉浸式互动夜游正悄然酝酿,引领参与者步入一个“真正走进京剧”的奇幻之夜。
飞檐作幕,花窗为景,晚风轻拂,游客自此“身在戏中”。体验设计别出心裁,围绕“观”“玩”“拍”三大维度层层展开:“观”让游客零距离品味京剧美学,华服上随“抖袖”摇曳的花纹、头饰上精致的点翠、乃至演员的气息与唱腔都清晰可闻;“玩”让游客可积极参与剧情互动,甚至换装变身戏中人,通过限量提供的名角定制体验,专业化妆师细细上油彩、贴片子……您就是今夜古宅中最耀眼的角儿;“拍”让古宅的每个角落都成为绝佳的天然舞台,随手一拍皆是充满戏曲美学的大片。通过极致的场景营造与互动设计,“今熙有戏”破除了传统戏曲与年轻观众之间的无形壁垒,为京剧艺术的当代传播与体验开创了新的范式。
精彩不止于“舞台”。在展厅之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同样引人入胜。大报恩寺遗址景区推出的重量级展览《去看塔——从城市地标到世界记忆》于10月1日隆重启幕,以沉浸式的体验,为市民游客带来另一重文博惊喜。
作为首个系统性呈现中西视角下琉璃塔形象的专题展览,它汇聚了来自全球7个国家、26家机构的支持与珍贵展品,通过文物、文献、影像与数字艺术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追溯了琉璃塔从南京城市地标升华为世界性文化记忆的辉煌历程。展览中最为瞩目的明星,无疑是一件“漂泊”海外长达110年后首次归乡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曾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斩获最高荣誉“甲等大奖章”,此后便被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收藏,直至今年才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特展中重现世人眼前,它的归来堪称一次文化的寻根与圆梦。
夜幕降临后,塔前广场的国庆主题灯光秀与红歌音乐派对将带领游客们进入另一个“欢庆世界”;还有“手电筒夜探博物馆”等趣味活动,让游客深度领略博物馆的魅力。
国庆主题灯光秀
手电筒夜探博物馆
这个双节,在玄武湖畔的太阳宫剧场,奇幻儿童魔术剧《我是哪吒》带来充满想象力的亲子时光;走进江宁织造博物馆,观众可在《红楼梦》的诞生地沉浸式体验《大梦红楼》,在原址、看原景、品原著;移步南京世界文学客厅,“文都乐社”的江南丝竹声声入耳;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打造的“垂直百老汇”剧场群,能让观众在这里找到触动心灵的演出。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串联起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对话,让每一位到访者读懂这座城市的文脉与情怀。
大梦红楼
文都乐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