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一出情景剧让全场观众悄悄抹泪!南京玄武“宁康家园”的这个故事令人动容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0 21:38:00

扬子晚报网10月10日讯(记者 董婉愉 闫春旭)今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文润宁康,伴您启航”——2025世界精神卫生日暨南京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主题宣传活动在玄武区开展。活动现场,一出名为《心灵调音师》的情景剧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剧中人的故事,正是41岁的黄越青从封闭自我到重拾自信的真实缩影。他的蜕变,是“宁康家园”用爱与专业“校准”生命方向的生动写照。

情景剧《心灵调音师》的演出现场,当剧中人终于“打开心门”的那一刻,台下许多观众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这部剧不仅还原了康复对象从封闭自我到融入社会的艰辛历程,更折射出无数个渴望重生的生命如何在精康服务的温暖陪伴下,被一点点“校准”人生的方向。

剧中人“打开心门”的瞬间,也叩响了观众的心扉。这份感动,源于真实。黄越青的母亲李皓女士向记者缓缓道出儿子的故事:16岁学武,18岁自学编程,凭着努力跟上了专业进度。20岁时,他被肖邦的钢琴曲深深触动,立志学琴,却遭遇现实的冷水,“周围几乎无人支持,练琴被排斥,备考时连老师也不看好。在重重压力下,他的心理状态逐渐亮起红灯。”

“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是‘宁康家园’的老师主动上门,邀请他参加康复活动。”75岁的李皓动情地说,“这一年多来,这里从不收费,还提供午餐,常组织出游。更难得的是,这里没有歧视与攀比,只有真诚与包容。”她欣慰地看到,那个曾不敢在人前弹琴的儿子,在这里放下了心防,重新学琴,也愿意为大家演奏。“他变得开朗、自信,再次拥抱这个世界。衷心感谢‘宁康家园’的社工们,你们用爱与尊重照亮了他的康复之路。”

正如玄武区梅园街道宁康家园负责人张桂芳所言:“‘宁康家园’不是一个孤立的站点。”她强调,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康复对象“进得来”,更要让他们学会技能,勇敢地“走出家门”;不仅要让他们在“小家庭”里感受温馨,更要助他们融入社会“大家庭”的怀抱,“最终,让他们像任何人一样,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如果说情景剧展现了康复之路的情感历程,那么非遗康复区则见证了康复训练的创新成果。记者看到,在活动的非遗康复区,集中展示了康复对象创作的绘画、编织、刺绣、陶艺等手工作品。玄武区的摊位上展示了梅园新村街道宁康家园、孝陵卫街道宁康家园以及红山街道宁康家园的作品。作品涵盖康复对象创作的十字绣、手工香囊、扭扭花、钻石画、DIY中国梦挂件、流体画、拉布布手工贴画、手绘帆布包、手工串珠“非遗”螺钿画、扭扭棒小狗等。红山街道宁康家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都是我们服务对象手工制作的,他们自己学会以后,还会和其他服务对象一起制作。”

这些温暖转变的背后,是扎实而系统的服务支撑。记者获悉,玄武区始终坚持“康复者为中心、家庭为基础、机构为依托”的服务理念,建成了3家省级服务点、4家宁康驿站,形成了多层次、一体化的支持网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积极探索“康复训练+艺术疗愈”模式,打造了婵柔术、戏剧疗愈等一批特色服务。近年来,全区累计服务康复对象374人,实现改善提升417人次,41人成功就业(含辅助性就业)。

校对 胡妍璐